多地因气温回升导致冰面融化,冰面看似坚固实则暗藏危险,人员在冰面玩耍、穿行时易落入冰窟遇险,文中列举了河北秦皇岛和天津等地发生的人员遇险事件,以及消防部门的紧急救援过程。同时还介绍了在冰面危险情况下如何自救和救助他人的相关知识,并且提到多地因冰面危险关闭冰场或停止相关冰雪娱乐项目。
近期,不少地方的气温大幅上升,天气逐渐回暖。这一变化使得众多湖泊、河流的冰面开始消融。许多冰面看上去好像很结实,实际上却隐藏着极大的危险。气温的波动,加上冰面厚度不均匀等因素,导致人们在冰面上活动,像玩耍或者穿行的时候,落入冰窟遭遇危险的事故屡屡发生。最近,多地的消防部门就不断接到这方面的求救信息。
冰面融化后人员遇险的情况不断出现,而消防部门则迅速开展紧急救援工作。
就在前段时间,在河北秦皇岛市山海关区石河大桥附近,有一名女子被困在了结冰的滩涂之中。
消防员抵达现场后,发现被困女子位于距离岸边大概80米左右的河中央,整个人趴在滩涂表面。这片滩涂的冰面厚度不一,大部分地方冰水混合,冰面十分脆弱,稍微受力就会破碎。消防员们系好安全绳,拖着漂浮板进入水中,他们用探杆仔细探明冰面的状况,然后深一脚浅一脚地破冰前行,朝着被困女子慢慢靠近。
没过多久,消防员就到达了被困女子的身旁,把她转移到了漂浮板上。在岸上消防员的协同配合之下,水中的消防员拉拽着漂浮板,成功将女子救上岸。
经过询问才知道,被困女子当天下午沿着石河滩涂散步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了,周围都是冰面,她不敢轻易乱动。路过的人发现这个情况后,马上报了警。幸运的是,女子的身体并没有什么大碍。
类似的事故在天津也发生了。前段时间,消防部门接到群众报警,说有一位60多岁的老人不小心掉进了结冰的海河里面。消防员到达现场后发现,老人落水的地点距离岸边比较远,只有头部露在冰面之上。
因为冰面冻得并不牢固,消防员穿上专业的水域救援服之后,只能以匍匐前进的方式慢慢接近老人。由于之前的挣扎和长时间浸泡在水中,老人的身体几乎已经冻僵了,他身旁大概三平方米的冰面也已经裂开了。消防员到达落水点后,跳进冰冷的水里,先用漂浮绳把老人固定好,然后再把他托举起来。
在消防员和岸边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大家一起拉拽救援绳,终于把老人安全地救到了岸边。
要是意外落入冰窟可千万别惊慌,要保存体力,进行科学的自救。
随着气温回升,冰下水流的作用使得冰层的结构发生变化,冰面的承载能力下降,人们贸然踏上冰面是很容易发生危险的。那一旦落入冰窟该怎么自救呢?看到别人从冰面落水又该怎么办呢?
据了解,一般户外人工湖、公园内湖的冰场,需要持续半个月以上的低温天气,让湖面冰层的厚度至少达到10厘米到15厘米以上,这样才能确保上冰者的安全。
最近多地气温回升,这些地方的冰层很容易断裂,已经不具备上冰的条件了。甚至在气温比较低的东北一些地区,冰层也已经开始融化了。
2月20日,哈尔滨市公安局发布通告,由于气温回升,松花江哈尔滨段冰面结构发生变化,冰层逐渐变薄,承载能力也明显降低,禁止一切车辆和行人在松花江冰面通行或者滞留。
在北京,什刹海、后海冰场在二月初就已经关闭了。目前,陶然亭公园、紫竹院公园、龙潭中湖公园以及玉渊潭公园等多家公园的冰雪娱乐项目也都停止运营了。
在消防人员的专业冰雪救援训练中,他们往往会通过敲击冰面的声音和冰层的变化来判断冰的承载能力。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冰层的厚度是很难准确判断的,贸然上冰就可能会遭遇危险。
那么,如果人员不小心意外落入冰窟,应该怎么做呢?消防人员介绍说,因为胡乱拍打可能会让身体下沉得更快,所以要尽量放松肌肉,保持冷静;脱掉身上比较沉的东西,可以双脚快速交替用力拍打水面,这样能够产生向上的浮力和向前的推进力,同时双手扶住冰面,让身体从水中往冰面上移动。
内蒙古通辽市消防救援支队的王志勇表示:如果不幸掉入冰窟,要让身体放松浮在水面上,利用双手支撑冰面,双脚交替打水,采取匍匐姿势向前爬行或者翻滚,离开冰水到达安全区域。
发现有人落水的时候,要及时呼救并且打电话报警求助。同时,在周边寻找像救生圈、木棍、梯子、绳子等可以抓取的东西,递给落水人员。需要注意的是,施救者要尽量增大身体与冰面的接触面积,比如趴在冰面上匍匐前进、利用木板增加身体与冰面的受力面积,防止冰面进一步破裂或者自己被拖入冰窟。
文章围绕多地气温回升冰面融化展开,讲述了冰面融化带来的危险,如人员落入冰窟的事件频发。详细介绍了河北秦皇岛和天津的救援案例,还阐述了在冰面危险情况下自救和救助他人的方法,最后提及多地冰场关闭或停止相关项目的情况,旨在提醒人们重视冰面危险,提高安全意识。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4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