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上运动虽极具魅力但其中脊柱健康问题不容忽视。通过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冯帅华副主任医师的介绍,阐述了冰上运动中脊柱承受的压力和易受伤的情况,还推荐了守护脊柱健康的“三重防护体系”。
冰上运动散发着独一无二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爱好者投身其中。当人们尽情享受冰上运动带来的速度与激情的美妙时刻,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绝不能被忽视,那就是脊柱健康。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的负责人冯帅华副主任医师指出,在滑雪、滑冰这类冰上运动里,脊柱会遭受巨大的冲击力和扭转力。不管是不当的运动姿势,还是意外发生的碰撞,都极有可能致使脊柱受到损伤。
拿速滑来讲,运动员在进行速滑时,需要长时间维持弯腰屈髋的姿势。在这种姿势下,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达到了直立状态下的2 - 3倍之多。再看花样滑冰中的跳跃动作,脊柱在高速旋转的时候,必须承受相当于体重5 - 8倍的冲击力。据了解,脊柱损伤在所有运动损伤中所占的比例大概在10% - 15%,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腰椎损伤。
怎样在畅享冰上运动乐趣的同时,精心守护脊柱健康呢?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负责人冯帅华副主任医师为大家推荐了一套专门守护脊柱健康的“三重防护体系”。
一、动态支撑:激活核心肌群的生物力学铠甲
脊柱的稳定性并非仅仅依靠骨骼结构,深层核心肌群的协同保护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像平板支撑、鸟狗式、死虫式等训练项目,可以强化腹横肌、多裂肌,从而构建起如同“天然束腰”一般的保护机制,在运动过程中形成动态的保护力量。专业运动员建议,每天抽出20分钟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这样能够使脊柱损伤风险降低30%。
二、智能缓冲:运动姿态的精准控制
保持脊柱处于中立位是避免脊柱损伤的核心准则。在进行速滑的时候,要避免过度前倾,把重心合理地分布在髋膝关节;在跳跃落地的瞬间,要收紧核心,利用下肢肌肉群来吸收冲击力;如果不慎摔倒,要训练自己“蜷缩保护”的反射能力,防止因为直臂撑地而让力量传导到脊柱。根据运动生物力学的监测结果表明,正确的姿态控制能够让腰椎压力减少45%。
三、周期修复:低温环境下的脊柱养护策略
冰场的低温环境会使肌肉的弹性下降,关节液的黏滞度增加。所以在运动之前,可以采用动态拉伸的方式来激活竖脊肌、腰方肌;在运动过程中,每隔30分钟进行一次间歇性的脊柱反向伸展,例如靠墙后仰;在运动结束后,使用热敷的方式来促进血液循环。加拿大冰球协会的防护指南特别强调,在 - 5℃以下的环境中,热身时间需要延长到常规时间的1.5倍。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负责人冯帅华副主任医师提醒大家,当我们在冰场上尽情追逐那种风驰电掣的快感时,千万不要忘记脊柱这个默默为我们支撑的“生命支柱”。
脊柱既是我们运动能力的根基,也是健康存折里最为关键的“本金”。我们要用充满智慧的防护措施去取代盲目的冒险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速度与健康的双丰收。只有精心守护好这条支撑生命的“S型曲线”,才能让我们在冰上驰骋的每一个瞬间,都化作绽放生命活力的精彩华章。
本文总结了冰上运动虽有趣但脊柱健康易被忽视的现状,介绍了冰上运动中脊柱易受伤的原因,重点阐述了冯帅华医师推荐的“三重防护体系”,包括动态支撑、智能缓冲和周期修复三方面内容,最后强调要守护好脊柱才能在冰上运动中实现速度与健康的双重收获。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6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