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河证券:我国AI军工发展恰逢其时,AI渗透军工领域:我国的发展前景展望

本文主要是基于中国银河证券的研究报告,阐述了人工智能给作战理论变革、武器装备智能化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对标美军的AI战略,我国AI军工发展正当时。并分析了AI在战场上的运用方面、AI时代美国军工市场竞争格局的重构,以及我国国防AI应用的现状和发展空间等内容,最后还提及了相关风险提示。

智通财经APP传来消息,中国银河证券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人工智能为作战理论的变革以及武器装备智能化发展创造了极为重大的机遇。如果对标美军那种激进的AI战略,当下我国AI军工的发展正处在非常合适的时机。考虑到实际应用的急迫性和可行性,在未来,AI泛军工领域中最先实现快速发展的会是这些领域:其一,现役装备的“AI”化,这能够在装备的战场数据智能感知、机动打击精确制导、协同作战智能指控以及装备运行智能保障等方面提升综合作战效能;其二,无人智能装备;其三,人机协同作战;其四,AI对军民融合的赋能,像是AI低空、AI卫星等。AI朝着军事、军工、军民融合这些领域的渗透将会从点到面快速地展开,各个细分赛道的增长速度是相当可观的。

中国银河证券有如下主要观点:

人工智能为作战理论的变革和武器装备智能化发展带来巨大的机会。伴随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大量运用已经成为事实,并且逐步朝着情报分析、指挥决策等领域渗透。在未来,软件将推动数据驱动决策、算法优化杀伤和架构增强弹性,从而从辅助工具转变为战略资产,进而重新定义战争。AI的快速发展为这一转变路径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我国需要在自主可控的软件生态、军民融合的技术转化以及人机协同的作战理论这些层面加速布局。

AI在战场上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方面,取代重复性的军事劳动,例如计算导弹发射轨迹等;第二方面,态势感知方面的实时决策,将AI技术赋予OODA(基于感知 - 判断 - 决策 - 行动),从而缩短环路解算时间,为赢得战争提供关键支撑;第三方面,在非理想环境下执行任务,比如在极冷或者极热的环境中执行任务;第四方面,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无人系统上,进行敌我识别或者发动攻击。

对标美军激进的AI战略,我国AI军工发展恰逢其时。美军将AI看作是推动“第三次抵消战略”的核心驱动力以及赢得大国高端战争的关键因素,推出了“联合战争概念”用来指导智能化战争能力的开发。按照美军的规划,到2025年初步具备智能化作战能力,到2035年实现作战装备、信息系统、作战指挥、组织形态的智能化转型。美国的军事化战略已经朝着智能化方向演进,国防预算也会持续朝着AI与防务结合的方向倾斜。我国的《军队装备科研条例》于3月1日开始施行,这将会推动军队装备科研的自主创新以及智能化转型。顶层设计的持续推进,有望促使军工快速实现“AI化”。

AI时代会重新构建美国军工市场的竞争格局。美国的AI龙头企业Palantir和Anduril打算与SpaceX、OpenAI、自动驾驶船舶制造商Saronic以及AI数据公司Scale AI等多家科技企业联手竞标近9000亿美元的国防预算,这样做是为了打破美国“传统”国防承包商的垄断。美国的军工复合体或许会重新构建,AI时代将会重塑美国军工市场的竞争格局。由于我国军事装备的特殊性以及数据保密性,我国的AI军工将会形成以军工央企为主导,以各个细分领域民营龙头科技企业作为重要补充的发展模式。

国防AI应用:从点到面突破,实战需求不断提升。对当前AI军事发展阶段进行梳理后发现,我国AI与军工领域的结合正处在从技术单点突破到实战化运用的初级发展阶段,市场发展空间非常广阔,其中,AI在无人作战系统方面的应用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军用无人机和军用机器人。根据Markets and Markets的报告,2023年全球人工智能的军事市场规模为92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将会达到38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3.3%,增长十分迅速,产业链相关企业有望从中明显受益。

风险提示:存在技术研发失败、审价趋严、订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下游客户AI需求波动的风险。

本文总结了中国银河证券对于人工智能在军工领域发展的研究观点,包括人工智能给作战理论和武器装备带来的机遇,我国AI军工发展的时机,AI在战场上的运用,美国军工市场竞争格局在AI时代的变化,我国国防AI应用的发展阶段与前景,以及相关的风险提示等内容。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4710.html

(0)
FosterFoster
上一篇 2025年2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2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