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招季警惕出国务工诈骗陷阱

在春招求职高峰期,出国务工招聘存在很多诈骗陷阱的情况。以太原反诈中心发布的信息为切入点,介绍了出国务工诈骗中常见的“高薪岗位”背后是诈骗陷阱的现象。还通过原平法院办理的诈骗案详细阐述了诈骗手段和受害者遭遇,最后给出了出国务工反诈指南以及如何避免落入出国务工陷阱的建议。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招季节,这也是劳动者换岗求职的高峰时段。在这个时候,大家在求职过程里一定要小心招聘骗局哦。就在2月20日那天,太原反诈中心向社会公布了一个消息,有些出国务工的招聘广告宣称是海外直招,还说求职者每个月能轻轻松松就拿到三四万元的工资呢。可实际上呀,这些所谓的“高薪岗位”,十有八九是诈骗陷阱。

有一个例子呢,32个人被骗了18万多元。

“出国去工作,每个月轻松就能挣一万多,仿佛一夜暴富就在眼前……要不就去试试,说不定回来的时候就风光无限了呢。”好多人就是因为有这样的想法,结果掉进了陷阱。警方表示,春季一到,各行各业求职应聘的人就大量增加了,最近出国务工的招聘特别“热门”。但是呢,这里面很多招聘广告都是不可靠的,特别是那些所谓的“零门槛”“高月薪”的,光听宣传就感觉像是天上掉馅饼一样,可觉得自己是那个“幸运儿”的人还不少呢。

在采访的时候,记者了解到,咱们省以前就发生过不少这样的案例。

就像原平法院办理的查某诈骗案。在这个案子里,有个50岁的无业男子查某,他撒谎说中铁某局在招募出国务工人员去阿联酋迪拜修建高铁站台,每个月工资大概2万元。因为待遇好而且没有门槛,先后有32名工人来找查某报名。然后呢,查某要求每个人交护照办理费和出国保证金之类的费用,就这样骗了32个人总共185500元。收到钱以后,查某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再也联系不上了。

原平法院审理之后认为,被告人查某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了中铁某局招募出国务工人员这些事实,以办理护照和收取出国保证金的名义去骗取他人的钱财,数额非常巨大,他的这种行为已经构成了诈骗罪。根据查某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法院以诈骗罪依法判处他有期徒刑四年二个月,并且还要交5000元罚金,同时要退赔给被害人总共185500元。

“查某这个案子里的受害人还算比较幸运的,最多也就是被骗了钱。还有一些受害人,是真的被骗到国外去了,他们面临的情况更加复杂,也更加危险。”民警介绍说,在其他省份已经判决的案例里,有些受害人为了追求所谓的高薪工作,冒险偷渡出境,结果在境外待了7个月,被“转卖”到6个诈骗窝点去做诈骗引流工作。

下面是出国务工的反诈指南哦。

辨别出国务工陷阱的特征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呢,诈骗分子会用虚假宣传来吸引被害人。出国务工诈骗是一种短期诈骗,诈骗分子会用高薪、无门槛之类的东西做诱饵,说很缺劳力,想要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的被害人。其次呢,在诈骗过程中通常会有一次性交一大笔钱的情况。诈骗分子会以办理签证或者劳务要求让被害人交很多费用,这样被害人就会血本无归。随着骗局的深入,诈骗分子还会利用“补办签证”来进一步诈骗。

骗子还会说有专车接送被害人,签证可以出国之后再补办,通过蛇头之类的方式把被害人偷渡出国,这个时候就算被害人意识到不对劲了,他的人身可能也被控制了,就失去了按照自己意志行动的能力。另外,在一些案例里,诈骗分子还会冒充使馆或者劳动单位的工作人员,这样就增加了被害人被诈骗的几率。

除了上面这些特征,和跨国有组织犯罪以及人口贩卖联系起来,也是目前出国务工诈骗最危险的特征。要是遇到一般的务工诈骗,可能只是损失财产,可一旦遭遇人口贩卖被贩卖出国,轻的话会倾家荡产,严重的话就人财两空了。

要牢记出国务工的骗局哦。

骗局一:工作轻松薪酬高?虚假宣传害死人!

一些出国劳务中介公司利用人们想出国致富的心理,用“工作轻松”“薪酬高”之类的话做诱饵,故意隐瞒出国工作的行业细节和存在的风险,利用和务工人员信息不对称的便利条件,诱使他们在不了解真实情况的时候签订不平等的劳务合同。等务工人员到了国外才发现被骗了,就陷入了维权的困境。

骗局二:先交费用再出国?卷款就逃丢血本!

不法分子通过虚假或者没有资质的劳务输出中介机构来实施诈骗,收取高额的中介费、报名费、保证金之后就卷款潜逃了。

骗局三:出国之后补签证?权益受损无人问!

某些没有境外劳务资质的中介机构,编造出“免签国不需要办工作签证”或者“先过去,以后再补办工作签证”的谎言,把劳务人员送到国外去打黑工。拿着非工作类签证的务工人员,不但不能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他们的务工行为还触犯了当地的法律,一旦被查到就会被马上遣送回国。

骗局四:手续齐全项目真?被逼违法身被困!

一些不法分子经常用高薪做诱饵,通过伪造工程项目、出具虚假证明材料等方式,以出国劳务的名义诱骗务工人员。一旦务工人员被骗出境,就马上采取没收通信设备、撕毁护照等手段逼迫他们去从事跨境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那怎么避免落入出国务工的陷阱呢?

警方提醒大家,不要轻易相信网络上的出国劳务咨询信息,那些打着无门槛、高薪噱头的信息都是假的。要紧紧盯着劳务资质,劳务人员出国务工之前,涉及到的中间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派遣公司,另一种是职业介绍公司。这两类公司都需要取得相应的行政许可。目前,各个国家的劳务派遣政策是不一样的,具体的求职政策可以通过相关国家的大使馆或者官方网站去求证。

具体的做法是,看到境外招工信息的时候,首先可以通过商务部官网查询相关派遣公司有没有被列入“国家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名录”,光凭对方提供的表格资料是不能证明公司的正规性的。对外劳务合作企业的名单是向社会公布的,可以查询得到。在商务部官方网站的“机构设置”里面,选择“合作司”,在“在线查询”里面有“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名录”,点击第一个“企业名单”,所有合规的、有经营资质的企业都在里面,是按照省份来统计的。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旅游签证都不能等同于境外劳务签证,求职者要分清签证类型,避免被蒙骗。

另外,求职者应该避免通过不知名的网站和非官方注册的社交账号去求职或者缴费,谨慎提供个人信息。出国务工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出国劳务渠道去了解信息、办理手续,这样才能避免掉入骗局,甚至避免违法犯罪。

本文总结了出国务工招聘中存在的诈骗陷阱,通过具体案例详细阐述诈骗手段与受害者遭遇,如原平法院办理的查某诈骗案。同时还列出了出国务工诈骗的多种特征,包括虚假宣传、一次性大额缴费等,以及几种常见的骗局,最后为求职者提供了避免落入出国务工陷阱的方法,如查询劳务公司资质、分清签证类型等,提醒求职者在春招求职高峰期要谨慎对待出国务工招聘信息。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1360.html

(0)
东海凝丝东海凝丝
上一篇 2025年2月21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2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