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地震系统的工作情况,先介绍了2024年地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震灾风险防治能力等方面的成果,然后重点阐述了2025年山西将继续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工作的规划,包括建立质量管控责任清单、推进相关站点和平台建设、加强震情跟踪研判等多方面内容,还特别提到加大学校、医院等重点场所地震预警终端布设力度等情况。
山西晚报记者李莉报道,我省将加大学校、医院等重点场所地震预警终端的布设力度!在2月20日召开的2025年全省地震系统工作会议上透露了这一消息,这表明2025年我省在地震工作方面,将着重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大力推进预警信息服务。
回顾2024年,我省在地震监测预报预警方面的能力呈现不断加强的态势。地球物理站网“一县一台”建设取得新成果,例如在吕梁柳林、岚县、孝义完成了钻孔形变建设,朔州平鲁的GNSS建设,运城万荣的钻孔倾斜建设,这5个站点的建成使得全省覆盖率达到了85.47%。从全省地震监测站网的整体运行情况来看,其运行率超过了99%,在全国观测质量评估中表现优异,有33项获得前三名,在全国处于优势地位。在震灾风险防治能力方面也在不断提升,运城、朔州两市以及吕梁交城断裂(文水 - 汾阳段)活动断层探测项目的年度工作任务顺利完成,全省累计采集新建和加固工程信息达1.4万余条。在应对地震方面,全年与应急、消防以及各地方政府协同应对了大同阳高3.9级地震等5次3.0级以上的地震。同时,我省还加快推进“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的收官工作,投资1.35亿元的增发国债山西省巨灾防范工程稳步实施,目前已基本完成,这也进一步提升了防震减灾发展的动能。
展望2025年,我省在地震工作方面有着明确的规划。首先将继续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建立全省地震观测测项质量管控责任清单,持续推进地球物理监测站点“一县一台”的建设,以及县级信息平台的建设。在震情跟踪研判方面也要加强工作。要完善山西地区地震短临跟踪机制,分区优化预测指标体系。要建立地方党委政府地震预警信息服务直通车,以此提升政府决策服务能力。在预警信息发布渠道方面,持续拓展网络电视、微信小程序、应急广播等渠道的建设与应用,从而提升公众服务能力。并且要加大力度在学校、医院等重点场所布设地震预警终端。此外,还将探索地震预警技术在水库矿山、生命线工程、市政基础设施等安全防控中的应用。
本文总结了山西地震系统2024年的工作成果,包括地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震灾风险防治能力等方面的成绩。重点阐述了2025年山西地震系统的工作规划,如强化监测预报预警、震情跟踪研判以及拓展预警信息发布渠道、重点场所布设预警终端、探索预警技术应用等内容。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1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