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空军招飞定选工作的相关情况,包括来自多个地区的考生参与广州的定选,检测内容包含医学和心理选拔等,还介绍了在招飞选拔中使用的新技术新设备,以及定选后的飞行学员面临的考验、培养模式等内容。
近期,2025年度空军招飞定选工作于广州盛大启动。来自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以及海南等地的高三学子们,他们需要对招飞选拔各个维度进行全面检测,从而竞争空军飞行学员的“最终入场券”。
在今年的招飞选拔里,有不少新技术新设备投入使用,像可穿戴式动态心电监测、人工智能面试辅助决策等。这些新技术为招飞选拔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更科学的评估方式。
招飞定选属于招飞选拔的最后一道关卡,主要涵盖医学选拔与心理选拔。其中,医学选拔包含100多项检测项目,重点在于对长期健康状况以及人机适应的综合预测和评判。从2月中旬一直到4月底,空军会在广州、南京、成都、石家庄、济南、沈阳等多地设立检测站,安排那些前期经过招飞选拔且预估高考成绩较为理想的高三毕业生参与招飞定选。
今年的招飞选拔工作中,还运用了免接触式身体形态3D测量、可穿戴式动态心电监测以及人工智能面试辅助决策等新技术新设备。人工智能在其中扮演着多种重要角色,它能够读懂考生身体信号、穿透心理表象、预判长周期风险,就像是精准评估师、数据洞察者和人机协同的桥梁。这也使得招飞选拔从“经验直觉”模式转变成了“数据智能 + 人性洞察”的双引擎模式。
到了6月中下旬,空军还会在北京、济南等地设立检测站,专门为高考成绩优秀的高三毕业生开辟一站式招飞选拔的绿色通道。
招飞定选之后,飞行学员仍然要面临诸多考验。
2025年招收的飞行学员已经经过了初选、复选,目前正在全面开展定选工作。那么在定选之后,这些飞行学员还得经历哪些考验才能够正式进入院校呢?他们成为飞行学员后的学习生活又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通过短片来了解一下吧。
2025年招收的飞行学员,至今已经顺利通过初选和复选,定选工作将在今年6月之前完成。经过招飞定选后,政治考核、医学选拔、心理选拔全都合格并且高考成绩达到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的考生才可以投档,然后根据各省(直辖市)的年度招飞计划,按照空军明确的录取原则进行综合择优录取。
如果本省上线生源不足、无法完成计划,就会进行跨省调剂录取。高中生飞行学员进入空军航空大学后,会有3个月的考察期,合格者就能取得学籍、军籍。这里有两种培养模式,分别是军事高等教育模式和“3 + 1”军地联合培养模式。
军事高等教育模式是这样的:在空军航空大学和飞行学院培养4年,主要进行本科基础教育和教练机飞行训练。在此期间,学员除了享受军校学员的待遇之外,还能够享受飞行津贴、空勤伙食、特种装具等待遇。当达到培训要求时,学员将获得大学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并且被授予空军少尉军衔。要是因为身体或者技术原因不适合继续学习飞行的,就会转入其他军队院校学习航空管制、航空兵参谋等地面本科专业,总学制也是4年。
“3 + 1”军地联合培养模式为: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习3年,在空军航空大学学习1年。空军会从招收的高中生飞行学员中挑选确定预选对象,组织他们到空军航空大学进行军政训练和体验飞行,然后综合择优录取高考成绩优异、体验飞行合格的学员,于9月上旬进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培养。
联合培养飞行学员注册空军航空大学和地方高校“双学籍”,学历为本科。在地方高校学习期间,他们可以享受军队院校飞行学员的相关待遇。毕业考核合格的,会颁发空军航空大学和地方高校同时具印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并按规定分别授予相应学士学位。
本文总结了2025年度空军招飞定选工作的启动情况,包括各地考生参与竞争、检测站的设置、新技术新设备的运用等。还详细介绍了定选后飞行学员面临的后续考验,如政治考核、医学和心理选拔合格且高考成绩达线后的投档、录取,以及两种培养模式下飞行学员的学习内容、待遇、毕业要求等。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0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