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总理莫迪访美期间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达成的协议展开,分析该协议对印度经济和战略利益可能产生的影响,指出虽然有一定好处,但印度可能付出高昂代价。
2月19日消息,香港亚洲时报网站2月17日登载了尼泊尔学者比姆·布特尔所写文章,题为《莫迪和特朗普的兄弟情将让印度付出高昂代价》。其文章内容如下:
印度总理莫迪访美期间与特朗普达成的协议,细节虽未公布,但从联合新闻发布会来看,这一协议恐怕不符合印度广泛的经济与战略利益。
莫迪和特朗普的私人友好关系有政治象征意义,可印度却可能因此付出极大代价。
其一,美印打算在未来五年内把双边贸易额从1900亿美元提升到5000亿美元。这目标看似美好,实际对印度未必有利。
莫迪和特朗普达成的协议涉及征收互惠关税,以减少美国贸易逆差。这意味着双方对彼此产品征税力度一致,这一举措结束了印度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很可能扭转印度对美国的贸易顺差,给印度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其二,特朗普宣称印度要降低关税、增加美国商品进口,像国防设备、石油和天然气等,以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按协议,印度得从美国进口更多石油和天然气。
印度从俄罗斯进口原油价格远低于市场价格,而从美国进口的原油按市场价购买,且运输成本是从俄罗斯和中东进口的两倍,提炼还会产生额外成本。印度物流成本依赖油价,这些因素会大幅抬高油价,加剧通胀压力。
其三,特朗普透露双方将建立十年防务伙伴关系。表面是加强战略伙伴关系,实际是让贸易平衡更利于美国。
其四,两国打算推进多年前的民用核能协议,包括美国向印度出口民用核反应堆,但印度一直批评这些反应堆过时且成本高昂。
此协议对印度的负面影响可能长期存在。短期而言,从美国进口增加会使印度卢比进一步贬值,加剧通胀。
中期来看,大量美国产品涌入印度市场虽可能变便宜,但印度中下层和贫困人口可能面临购买力下降。
长期来看,印度商品与低价美国商品竞争,莫迪的“印度自力更生计划”有被破坏风险。
那么印度会一无所获吗?也不是。印度还是有好处的,不过收益有限。一是从美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有价格优势,比西亚天然气便宜;二是美国批准引渡2008年孟买恐怖袭击嫌犯,莫迪可对内吹嘘为重大胜利。
但即便有成果,也会被印度做出的广泛经济和战略让步掩盖。为满足特朗普要求,莫迪要调整经济和贸易政策,主要是降低美国商品和服务关税并增加进口。
这与莫迪在特朗普首任政府时的战略截然不同,当时他希望加强与美国关系,吸引中国工厂迁往印度。如今特朗普第二个任期,得失天平向美国倾斜,印度损失可能超收益。
莫迪访美与特朗普达成的协议可能使印度在经济和战略上付出高昂代价,虽然有小部分收益,但整体上印度面临贸易逆差扭转、通胀加剧、购买力下降、自力更生计划受破坏等风险,在与美国的关系互动中,印度的损失可能超过收益。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0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