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玉山镇宝石村,借着2025年新春送温暖暨送文化下乡党员志愿服务主题党日活动的机会,川北灯戏《饭碗》的演出在当地掀起文化热潮。阐述了《饭碗》的编剧、剧情内涵等,同时描述了宝石村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后的新面貌,如基础设施的完善、产业的发展等,这些变化吸引年轻人归乡创业。还介绍了巴中市恩阳区深厚的戏剧传统以及在文化推广方面的努力,强调川剧《饭碗》在乡土文化传承和体现当代农村青年愿望方面的意义。
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的时候,四川省巴中市借着2025年新春送温暖并且送文化下乡的党员志愿服务主题党日活动这个好时机,在恩阳区玉山镇的宝石村激起了一股文化的热浪。就在1月22日的下午,恩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区川剧艺术团合作演出的川北灯戏《饭碗》,以它那生动鲜活的艺术样式,使乡村的居民感受到了乡村振兴所带来的希望以及力量。《饭碗》的编剧古永鹤,运用川剧独特的语言、动作还有音乐,把年轻人田友良重新耕种撂荒土地和他父亲田幺爸之间的代际矛盾,借助起伏跌宕的剧情展现得相当透彻。这部剧可不单单是艺术上的表演,更是对现代社会中农民现状的深度思考,传达出“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这个古老又极具力量的理念。就像演员王平所说的那样:“这部作品不但传承了历史文化,而且还反映出时代的召唤,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文艺佳作。”走进宝石村,这个曾经因为地理条件的限制而发展滞后的村庄,现在却由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焕发出全新的生机。村党支部书记讲道,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宝石村如今已经达成了家家户户都有砖瓦房,天然气、自来水和水泥路都全面覆盖的成果。现在,这里有五百亩的莲藕基地、两百亩的粮油基地,还有年均出栏4000头生猪的养猪场,这些都给当地的经济腾飞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年轻人归乡创业的热情也慢慢地高涨起来。一些年轻人看到村庄发生的变化,都纷纷打算回村发展。面对《饭碗》里“老百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句话,村民们都感触颇多。一位返乡的大学生说:“现在回到村里也能创业,安居乐业,这是我们很多人的梦想。”在演出当天,除了精彩的川剧表演之外,当地的文化部门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像赠送新书、法治宣传等,吸引了众多村民前来参与。巴中市的历史文化有着非常悠久的渊源,恩阳区有着深厚的戏剧传统。以前,恩阳古镇的戏楼多达30余座,川剧班社也超过60个。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地的文化推广工作也逐渐被大众所接受。恩阳区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李永兵表示,这些年来,恩阳区在非遗的传承与发扬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推动川剧回归生活,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提升了地域的文化自信。川剧《饭碗》既是对乡土文化的传承,也是当代农村青年对未来美好愿望的一种体现。就像剧中角色所强调的那样,土地是生存的根本,每一位农民在新时代都应该紧紧地掌握自己的生活。恩阳川剧团负责人付诗淇表示:“让川剧走进乡村,让文化服务民众,这是我们的责任。”他们会继续通过多种形式来推动川剧的普及与传承,让这份文化瑰宝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让乡民受益。
总的来说,川剧《饭碗》的演出是一场艺术的盛会,也是一次心灵的荡涤,它鼓舞着众多的年轻人投身到乡村建设和文化传承的伟大事业当中。我们也期待着在未来的乡村振兴道路上,能够看到更多灿烂的文化盛景和充满活力的新农村。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