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聚焦超加工食品,阐述其在饮食中的占比不断增加的现状,详细说明其对健康的诸多危害,如使人发胖、变老,增加多种疾病风险等,最后给出对于超加工食品的合理应对策略。
在我们的饮食领域中,存在这样一种食品,它具有一种奇特的“魔力”,会让我们“吃了还想吃”,“吃完还觉得不够”。这种食品巧妙地迎合了大众的口味偏好以及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因此,它在我们饮食结构中的占比正逐渐增多。然而,我们不能被它的美味所迷惑,因为它对健康存在着不可小觑的潜在危害。这种食品就是“超加工食品”,这一概念是2009年由巴西营养学家提出的。
超加工食品的食用量呈现出日益增多的趋势。
按照食品的加工程度,食物大致可被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像水果和牛奶这类经过最少加工的食品;第二类是基本原料,例如黄油和糖;第三类则是像罐头蔬菜、面包和冷切肉类这样的食品;第四类便是超加工食品了,它是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业化加工流程,并且添加了多种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在日常生活里,许多方便食品都属于超加工食品,例如泡面、零食、碳酸饮料、速食、糖果、烘焙食品等。
近年来,超加工食品在人们日常饮食中的比例持续增长。在部分国家,居民热量摄入的50%以上都来自超加工食品。我国的数据表明,在2012年至2016年期间,中国超加工食品和饮料的消费增长迅猛,达到了2至3倍,人均每年的超加工食品消费量从11.0kg增长至23.6kg,饮料消费量从11.8kg增长至39.9kg。
超加工食品吃多了会使人发胖且加速衰老。
经常摄入超加工食品是否会给健康带来危害呢?答案是肯定的。任何食物,一旦摄入过量都有导致肥胖的风险,超加工食品也不例外,而且吃超加工食品发胖的速度可能超乎想象。
曾经有一项试验,选取了20名成年人参与。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先食用两周未加工食品或者超加工食品,然后在后两周交换饮食。这两组参与者饮食中的卡路里和营养成分保持相同,并且可以自由决定进食量。试验结果令人大为震惊。食用超加工食品的参与者,相比食用未加工食品的人,每天要多摄入约500卡路里,进食速度更快,并且在两周内平均体重增加了1公斤;而食用未加工食品的参与者平均体重则减轻了1公斤。
除了让人发胖之外,超加工食品还会让人变老,这一点可能更让人懊恼。
最近的几项研究结果显示,超加工食品的摄入量越高,生物衰老就越明显。有一项研究对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数据库中的16055名参与者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超加工食品能量占比每增加10%,生物学年龄将增加0.21岁,与摄入量最低的人相比,摄入量最高的人生物学年龄增加了0.86岁。
不仅如此,超加工食品还会增加多种心血管和代谢疾病的风险,它会使2型糖尿病风险升高40%,高血压风险增加23%,心脑血管事件上升35%,全因死亡风险升高29%,心血管死亡风险更是提高了50%之多。
超加工食品虽然能吃,但绝不能把它当成主食。
超加工食品的危害如此之大,那能不能干脆就不吃了呢?实际上,想要完全杜绝超加工食品是非常困难的。很多时候,我们虽然知道吃这些东西不好,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巴。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关键在于管控摄入量。尽量挑选配料简单、低热量、小包装的零食,每次食用量不要太多,更不能把超加工食品当作正餐。同时,加强运动锻炼,把多摄入的能量消耗掉,这样对健康更为有益。
本文总结了超加工食品在饮食中占比增加的现象,详细阐述了其带来的诸如肥胖、加速衰老、增加多种疾病风险等健康危害,最后提出虽然难以完全杜绝超加工食品,但可以通过管控摄入量和加强运动来降低其对健康的不良影响。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9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