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成绩与中学成绩以及孩子未来发展的关系展开讨论,分析小学成绩差是否能在中学逆袭、小学成绩不出彩但有潜力的孩子的特点、孩子学习节节高的共性,还探讨了孩子上学的目的,最后得出不要给孩子不切实际压力等结论。
“小学成绩好有啥用?高中成绩好才是关键!”这样的话我们或许都听过。“小学阶段学不学无所谓,中学阶段好好努力就行。”也有人这么说。还有人认为“小学成绩差,中学逆袭的多了去了,急什么!”
确实,小学成绩好或许在某些人看来没那么重要,高中成绩好才似乎更有用,这看起来像是大实话。可是,如果说小学成绩差的孩子中学能轻松逆袭,那可真是有点不负责任了。
小学成绩差,中学逆袭这种情况真的存在吗?那首先得明确什么是成绩差。所谓成绩差,就是处于下等水平,连中等都达不到,这基本表明知识点都没有掌握。
如果在小学阶段这么简单的知识点都学不会,那可能有两个原因。其一,孩子可能天生就不是学习的那块料,这时候家长或许要做好让孩子另寻出路的准备;其二,孩子本身习惯没养好,这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孩子的习惯更多受家庭氛围、父母长辈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往往根深蒂固。要知道,随着孩子年龄增长,接触的内容越来越复杂,小时候就掉队的话,长大了是很难跟上的。
不过,小学不出彩但长大节节高的情况是存在的。有一种孩子,小学的时候成绩不出彩,处于中等偏上,是班里那种最不引人注目的。在学习上不拔尖,但也不用老师操心,是最省心的孩子。这些孩子学习不是很用功,但却能轻松学到新知识。随着年龄增长、知识难度增加以及孩子慢慢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后,这类孩子的潜力是非常大的。逆袭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是必然会发生的。
除了这类孩子,还有一些孩子,是那种不让人省心的孩子,在学习上不让人省心,而且还总是在学习之外惹麻烦,让老师头疼,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聪明但调皮的孩子”。同样,随着年龄增加、知识难度加大以及个人心智成熟,这个群体的孩子上升空间也非常大,而且不费什么力气。不过要提醒家长的是,很多家长往往误以为自己家孩子是这样的,实际上却相差甚远。
那些学习上节节高的孩子是有共性的。家长只有认清自己的孩子,才能给予正确的指导。孩子未来学习是否能节节高,可以通过一些细节来判断。学习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到了高中阶段,学习内容广泛,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众多,不是短时间就能提升的。要判断自己的孩子未来在学习之路上是否能节节高,需要看这几个方面: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好奇心、专注度、耐性。如果孩子具备接受能力快、好奇心强、专注度高且很有耐性这些优点,那基本可以判断这个孩子学习不用愁。如果孩子不具备这些,只是调皮捣蛋,那家长就不要对孩子的学习期望过高,只要孩子热爱生活,有自己的特长,未来能靠自己的双手生存下去就可以了。
孩子上学的目的是什么呢?孩子学习不好就不上学了吗?当然不是。孩子上学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孩子在成年之前去他们应该去的地方,那就是学校,学校的环境是经过净化的,相对适合孩子成长。有些孩子可能根本就不擅长学习,学习让他们感受不到快乐,或者即便努力学习成绩还是不理想。这个时候要告诉孩子放轻松一点,人生有很多种可能,不一定非要学习好。另一种上学的目的是为了步步高升,通过不断挑战进入更高的层级,通过学习改变生活方式和命运。面对孩子的时候,我们要坦然。不管孩子属于哪一种情况,都要接受并且认可,只有在被父母认可的基础上,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地生存下去。
结语:不要给孩子不切实际的压力,也不要给孩子制定不切实际的目标。我们要默默尽到家长的责任,希望能调动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最大程度激发孩子的内驱力,给孩子提供一个温馨的成长环境。除此之外,就接受孩子吧,哪怕他(她)成绩很糟糕。充分认识孩子,帮助孩子找到属于他们的方向,这才是我们应该投入更多精力的地方,而不是盲目地逼着孩子考高分。
本文对小学成绩与孩子未来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指出小学成绩差中学逆袭并非易事,分析了成绩差背后的原因。然后阐述了小学不出彩但有潜力的孩子类型及其特点,接着讲述了学习节节高孩子的共性判断依据,还探讨了孩子上学的两种目的,最后得出不要给孩子不合理压力,要接受孩子并帮助其找到方向的结论。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8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