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机场候机室中宋霭龄应对记者提问的场景,引出宋霭龄和宋美龄出行背后的秘密。还涉及宋霭龄在巴西的资产运作,同时讲述傅斯年长达8年对孔祥熙贪污行径的揭露和斗争过程,包括孔祥熙在多个事件中的贪污舞弊情况,展现了民国时期政府内部贪污腐败的严重状况。
1944年,在机场候机室里,宋霭龄、孔令杰夫妇以及宋美龄即将出行,中外记者们将他们围得严严实实。面对记者们如同连珠炮般的提问,宋霭龄承担起了“新闻发言人”的角色,她告知记者此次出行是为了陪伴蒋夫人出国治病。然而,记者们并未就此罢休,继续追问:“为什么这次治疗不到美国去?”宋霭龄则反问:“谁说我们不是到美国去呢?”记者紧接着问:“那么你肯定这次航行的目的地是美国了?”宋霭龄巧妙回应:“我那样说了吗?”经过一番周旋后,宋霭龄神秘地一笑,说道:“我们下飞机你看一下机场的名字就清楚了。”在《宋氏三姐妹》一书中,生动地记录下了这样一场充满火药味的问答。宋霭龄这般神秘莫测,自然是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毕竟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这两位贵妇在南美洲布洛克约小岛的举动,引起了时任巴西总统瓦加斯的注意。确切地说,是其中一位贵妇的举动格外引人注目。其实,宋霭龄面对记者时并没有说谎,宋美龄确实是去养病的。但她的话只说了一半,作为大姐的她,除了陪伴妹妹休养身体之外,在巴西还有其他“大动作”。在巴西的小岛上,这两位贵妇看似低调,但是宋霭龄身边却时常有人给她递合同、送材料。这位气质不凡的东方面孔贵妇,出手极为阔绰。巴西的政客们哪能按捺得住好奇之心呢?原来这位贵妇就像是“东方财神爷”,她在巴西购置了大量的土地、股票,还在圣保罗银行存入了巨额存款。为了获取更多的便利,宋霭龄还赠送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宝物给瓦加斯,对方也为她在巴西的一切活动都开启了VIP通道。《宋氏三姐妹》一书中记载:“南美洲离中国遥远,联系不多,把财产转移到这里,相对比较安全。同时这里矿产丰富,发展前景看好,向这里投资能够取得丰厚的利润。”此外,宋霭龄还在委内瑞拉、阿根廷、秘鲁、智利等地的银行存入巨资,并购置资产。宋霭龄转移财产的消息很快传回国内,民众对她丈夫孔祥熙贪污敛财的行为早已深恶痛绝,这个消息就像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引爆了舆论。早在这件事情之前,傅斯年就已经和孔祥熙“杠上了”。从初步揭露孔祥熙的恶劣行径开始,到1945年孔祥熙彻底失势,傅斯年奋战了整整8年。1938年,孔祥熙担任行政院长,同年3月国民参政会成立,傅斯年以学者身份担任委员。傅斯年一直倡导建设廉洁政府,坚决反对贪污腐败,在进一步了解孔祥熙的所作所为之后,对他厌恶到了极点。傅斯年向蒋介石写了一封长信,严厉批判孔祥熙工作上的无能表现,并且揭露了他的敛财行为,要求罢免孔祥熙。不得不说傅斯年相当“刚硬”,直接向蒋介石举报自己的大姐夫。孔祥熙不愧是个“老油条”,面对举报,他不慌不忙地给蒋介石写了一封信。信中,孔祥熙以退为进,字里行间都在提醒蒋介石,自己掌握着财政大权,两人可是一条心的。蒋介石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息事宁人,这一回合傅斯年未能取胜。但孔祥熙还是小看了傅斯年打击腐败的决心,一两次的失败根本无法影响傅斯年,反而让他更加斗志昂扬。傅斯年通过搜集央行职员、记者等提供的材料,进一步完善了孔祥熙贪污的证据链。1938年10月,在国民参政会召开前4天,傅斯年上台发表“讨孔”演讲,揭露孔祥熙的种种罪行,这一行为得到了很多同仁的支持,52名参政员联合签名检举揭发,向蒋介石施压。事情闹大了,蒋介石再也无法敷衍了事,于是他下令对孔祥熙展开调查,并于1939年撤掉了孔祥熙的行政院长职务。但是,这个决定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身兼数职的孔祥熙仍然利用职权之便,继续干着贪污舞弊的勾当。孔祥熙的钱,自然也是宋霭龄的钱,他们自己的产业受到战争影响,并不景气,然而宋霭龄却有这么多钱在南美洲大肆折腾,这些钱的来源不言而喻,国内反对的呼声也日益高涨。1944年9月,国民参政会议召开,傅斯年当场对孔祥熙提出质疑,这次不管蒋介石如何暗示要低调处理,傅斯年都毫不理会。无奈之下,蒋介石邀请傅斯年来家中一聚,晚宴上傅斯年反孔的态度依然坚决。这一举动让蒋介石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提高了警觉。第二天,蒋介石秘密交代时任财政部政务次长余鸿均秘密调查孔祥熙,擅长经济的余鸿均很快整理出孔祥熙贪污的细节。蒋介石无奈地摇摇头,撤掉了孔祥熙财政部长一职。可是,孔祥熙中央银行总裁的职务并没有被解除,他利用职务便利投机倒把,并且利用资源权力走私军火和稀缺资源,彻彻底底地发着国难财。“宋家的姐妹,孔家的财”,孔祥熙把国家的资源和财富大规模地装进自己的口袋,中央银行几乎成了他自己的“小金库”。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第五年,国民政府财政紧张,宋美龄出国进行外交活动,美国最终援助国民政府5亿美元贷款。1942年至1945年,国民政府利用其中1亿美元发行“美金公债”债券,1美元折合20元法币,老百姓用法币购买,抗战胜利后再兑换美金。本来蒋介石想通过发行公债的方式回收多发的货币,结果市场变得更加混乱,富商们不积极购买,只想着囤积货物,普通民众没有足够的钱购买,同时也不看好这笔公债,认为“多购不如少购,少购不如不购”。随着通货膨胀加剧,法币迅速贬值,美金债券价格在高位时甚至炒到1美元兑换法币273元。公债销售情况并不乐观,根据规定没有售出的部分应该交回国库,但是一些官员却动起了歪心思。孔祥熙当时担任中央银行总裁,他批准央行职员可以“为国分忧”购买剩余公债,于是官员们利用黑市的差价,倒买倒卖狠狠赚了一笔,孔祥熙正是其中最大的硕鼠,据统计美元公债舞弊案件涉案金额高达1660万美元。1945年,美元公债巨额贪污舞弊案被揭发,舆论再次指向孔祥熙。同年4月,第四届国民政府财政会召开,傅斯年再次提出检举孔祥熙的提案,社会反响空前,民众的愤怒情绪几乎达到顶点,这次蒋介石也决定放弃孔祥熙。1945年7月15日蒋介石日记写道:“见庸之(孔祥熙),彼总想口辩掩饰为事,而不知此事之证据与事实俱在,决难逃避其责任,余以如此精诚待彼,为其负责补救,而彼仍一意狡赖,可耻之至”。7月24日,蒋介石免除孔祥熙中央银行总裁职务,至此孔祥熙彻底失去国民政府所有实权,傅斯年终于取得胜利,这一战竟然长达8年之久。电视剧《追风者》中,民国既得利益者们官商勾结,幕后大姐一句“民心可用”敛财无数,令人气愤痛心。然而,历史的真相比影视剧更加残酷,当时国民政府内部的贪污腐败已经非常严重,又岂是孔祥熙一只硕鼠当道,官员们横发国难财、纵情享乐,这是从根本上就已经腐朽了。
宋霭龄、宋美龄出行背后隐藏的经济活动以及孔祥熙贪污舞弊的情况,重点描述了傅斯年对孔祥熙长达8年的检举揭发过程,展现了民国时期政府内部的腐败现象,包括官员们利用职权发国难财、贪污公款等,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朽。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8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