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思南读书会:在古典与大众间的书香之旅 思南读书会11周年:文学盛事的多元与传承

思南读书会11周年特别活动的情况。介绍了活动现场各方人士的对话,阐述了思南这个品牌从一个地理名称发展成为具有海派底蕴的品牌符号,以及衍生出的一系列成果。还详细讲述了思南书单2024评委设置的变化,包括不同评委的构成和推荐书籍的情况,最后回顾了思南读书会的创立背景、举办期数、参与人数等成果,表达了对思南读书会发挥更大作用的期待。

在细雨飘洒的周六,如同往昔的许多周末一样,众多读者纷纷走进思南文学之家。15日下午,思南读书会11周年特别活动的现场热闹非凡,来自各处的书友们欢聚一堂,共同为其庆生。

11年思南读书会:在古典与大众间的书香之旅 思南读书会11周年:文学盛事的多元与传承

同济大学的学者余明锋作为专业评委代表表示:“如果说人生中必然存在功利性的读书,那我更高的追求则是能有闲暇读闲书。例如看似‘无用’的纯文学作品,文学的殿堂实则是思想的殿堂,文学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在人工智能DeepSeek时代,文学能够将许多尚未表达的经验表达出来,这种表达是极具价值的。”他与跨界评委代表曹可凡,读者评委代表、身为医生的唐佳韵以及《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方岩围绕“在古典与大众之间”展开了一场精彩的对话。

11年思南读书会:在古典与大众间的书香之旅 思南读书会11周年:文学盛事的多元与传承

历经11年的发展,“思南”不再仅仅是黄浦区的一个地理名称,而是已经成功塑造成为一个蕴含海派底蕴的品牌符号。“文化思南”这张上海的新名片,催生了《思南文学选刊》、思南书局快闪概念店、思南书局实体店、思南赏艺会、思南美学课等一系列的“思南出品矩阵”,“书香思南人文中轴”的形象日益清晰,品牌效应十分显著。

方岩回忆道,2017年2月,在思南读书会三周年之际,上海作协创办了大型综合类文学双月刊《思南文学选刊》,该刊物全面关注中文世界的文学创作、翻译和研究。2022年,思南读书会和《思南文学选刊》共同发起了思南书单。方岩表示:“这是为了重建文学与更广泛、复杂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对话关系。”

11年思南读书会:在古典与大众间的书香之旅 思南读书会11周年:文学盛事的多元与传承

最新发布的“思南书单2024”相较于以往有了新的变化,在“专家评委”的基础上增设了“跨界评委”和“读者评委”。方岩认为,引入不同背景读者的阅读趣味和需求,能够“让这份榜单呈现更有趣的美学差异性”。其中专家评委共有13人,他们从121部提名作品中选出30部作品,这些作品被分为“年度长篇小说”“年度小说集”“年度诗集”“年度非虚构”“年度人文社科(专著类)”“年度人文社科(随笔类)”6个类别,每个类别包含3部原创作品和2部翻译作品。

跨界评委由非文学和出版领域的文艺界人士担任,比如主持人曹可凡,国画家乐震文、张弛伉俪,国家一级导演何念等,他们一共推荐了9本书。读者评委11人则是通过向社会征集海选产生的,他们的职业多种多样,有公司法务、医务人员、算法工程师、建筑设计师、心理咨询师、地铁维修人员、博物馆研究员、在校大学生等,这些读者评委共计推荐了33本书。

唐佳韵推荐了《我叫露西·巴顿》《我们时代的神经与精神疾病》《见树又见林:社会学作为生活、实践与承诺》等书籍,她表示:“科普阅读越来越受到重视,每个行业都应该保持阅读的习惯,毕竟个人的视野总是存在局限性的。虽然心情有时候容易被生存压力和柴米油盐所消磨,但我愿意在心底为电影和文学保留一个角落。”她以《我叫露西·巴顿》为例解释说:“露西就像是在平凡岁月中挣扎的我们每一个人,独立勇敢是我们,脆弱敏感也是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最终都要学会与童年创伤、女性欲望、婚姻困境、亲缘关系达成和解。当人发现了一个新的自己时,伤痛或许就能够被治愈。”

曹可凡推荐了《苏北人在上海》、陈冲的《猫鱼》以及新出版的《陈蝶衣文集》。他说道:“作为老一代报人,陈蝶衣经历了那个时代发生的一切。他既是《万象》杂志的创始人,又是一代词仙,他创作的歌曲如《凤凰于飞》和《香格里拉》等流传甚广,歌词典雅别致,影响深远。而他所写的散文随笔,妙笔生花,意趣盎然,是那个时代文艺界真实而生动的写照,非常珍贵!”

11年思南读书会:在古典与大众间的书香之旅 思南读书会11周年:文学盛事的多元与传承

早在2014年2月15日,为了将“上海书展·上海国际文学周”营造的文学阅读氛围持续化、常态化,为上海的公共文化服务注入新的活力,思南读书会应运而生。该活动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作家协会、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宣传部主办,思南公馆承办。11年来,思南读书会已经举办了490期活动,吸引了超过10万人次的读者参与,有2000位嘉宾参加,其中包括6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和11位茅盾文学奖得主。

成熟的爱书人不会被一时的潮流所左右,而一个有主心骨的读书会有助于培养出更多有主见、品味高雅的读者。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马文运期待着思南读书会能够更好地发挥品牌效应和引领作用,为上海强化文化源头、优化文化码头贡献更多的力量,从而助力全民阅读的推进和书香社会的构建。

思南读书会11周年活动展现了其多元性与丰富性。从活动现场的对话到思南品牌的发展,从书单评委的创新设置到对思南读书会发展历程的回顾,都体现出它在文学传播、读者培养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它不仅是上海的文化名片,更是推动全民阅读和构建书香社会的重要力量,期待它未来发挥更大的价值。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7486.html

(0)
FosterFoster
上一篇 2025年2月16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1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