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委员谈养老与医疗:社区嵌入式养老+智慧医疗新路径

本文围绕全国政协委员黄伟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的内容展开,探讨了当前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和医疗面临的问题,黄伟提出了“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及相关建议,还对智慧医疗的发展给出了具体方案。

在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的当下,养老和医疗问题愈发凸显。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主任黄伟,日前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就这些问题发表了深刻见解。

黄伟委员谈养老与医疗:社区嵌入式养老+智慧医疗新路径

传统机构养老模式正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床位供给不足、服务成本高昂等问题。而居家养老也存在着明显的困境,专业服务的缺失,往往会导致“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情况出现。

黄伟委员指出,“社区嵌入式养老”作为一种创新模式,有着独特的优势。它致力于构建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就近、便捷且专业的服务。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慧医疗逐渐成为医疗领域变革的重要力量。在医疗服务需求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黄伟委员建议通过系统性改革,构建全域协同、普惠精准的智慧医疗生态。

黄伟委员经过深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供需矛盾问题比较突出,存在总量不足、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供需不匹配等问题,迫切需要进行优化。针对这些问题,他提出了三方面建议:

一是构建“三维政策支撑体系”。具体而言,要创新用地制度,推行“点状供地”模式,并且允许存量物业“一事一议”进行养老设施改造;推动财政金融协同,设立专项基金,对社区嵌入式服务机构给予运营补贴;推动长期护理保险升级,实现长护险省级统筹,进而在全国层面进行制度性安排。

二是实施“四大提质工程”。在设施改造方面,要推动社区养老服务站点的改造,加快家庭养老床位的建设;建立健全老年人能力评估互认协调体制机制,统筹构建全国养老信息平台、全国失能老年人数据共享平台;实施“银龄导师”计划,返聘退休医护开展人才培养实训;完善制定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质量国家标准。

三是创新“五社联动机制”。即社区搭建平台,社会组织运营,社会工作者支撑,社区志愿者参与,社会慈善助力。

黄伟委员表示,通过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老人安享”的新型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体系,一方面可以提高社区养老服务覆盖率,让更多老年人受益;另一方面可以创造就业岗位,拉动银发经济发展。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对精准度、便捷性和持续性的要求更高。黄伟委员提到,“医疗资源集中于大城市和发达地区,患者跨区域就医现象普遍,加重患者负担,也导致大医院人满为患。”他建议,应当强化顶层设计,抢抓医疗行业高质量发展先机,推动智慧医疗建设纳入“十五五”“十六五”发展规划,统筹制定智慧医疗发展规划和技术标准。

同时,要创新“互联网 + 医疗”服务模式,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 + 医疗”的深度融合与应用,推进互联网 + 医疗、手术机器人、医疗人工智能等服务模式和新兴技术向纵深发展。

黄伟委员强调,“加速‘医疗新基建’也很有必要。”面对智慧医疗模式基层应用深度不足的现状,应加快建设布局国家级和省级医疗健康云平台,健全基层医疗机构数字化能力;推广手术机器人等高端智慧医疗设备装备与应用;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的医疗应用效果进行验证,制定评估标准和流程,开展严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测试。

本文围绕政协委员黄伟的观点,阐述了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的优势及相关建议,同时强调了智慧医疗发展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黄伟委员的建议对于优化养老服务、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望推动养老和医疗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4767.html

(0)
FosterFoster
上一篇 2025年3月13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