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队长4》与《哪吒2》于7月15日同日上映,然而首日票房却差距悬殊,《哪吒2》以3.8亿远超《美国队长4》的1.2亿。文章从多个方面剖析了这种现象,包括好莱坞叙事的套路化、国潮的崛起、好莱坞的傲慢与偏见以及未来东西方电影的发展走向等。
当漫威超级英雄那标志性的盾牌,与中国神话少年手中的火尖枪相互碰撞之时,一场在东西方文化之间展开的票房较量大幕就此拉开。就在7月15日这一天,《美国队长4》和《哪吒2》同时登上大银幕。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它们首日的票房成绩竟然有着1.2亿和3.8亿这样巨大的差距,这一结果着实让整个电影业界大为震惊。人们不禁要问,一直以来被视为好莱坞“救市王牌”的《美国队长4》,为何在中国电影市场遭遇这般“滑铁卢”呢?而国产IP《哪吒2》在逆袭背后,又暗藏着怎样的时代奥秘呢?
首先,从数据上来看,这简直是对好莱坞超级英雄神话的一次打脸。曾经备受追捧的超级英雄电影,如今其光环正在逐渐褪色。《美国队长4》带着漫威十年积累下来的情怀光环来到中国,本以为会收获满满,可首日票房却创下了该系列有史以来的新低。这个成绩甚至还不到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首日票房的1.4倍。而《哪吒2》呢,借助前作50亿票房所积攒的口碑优势,在首日就直接刷新了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纪录。在社交平台上,观众们就像“自来水”一样,疯狂地为其打call,纷纷表示:“这才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超级英雄!”透过这票房数据,我们不难发现,一场关于文化消费的深层次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其次,好莱坞那一套“套路化叙事”如今开始遭到反噬。自漫威宇宙进入第四阶段之后,超级英雄电影仿佛陷入了一个怪圈,那就是“特效堆砌+政治正确+套路剧情”。就拿《美国队长4》来说,这部电影被观众们吐槽,里面的打斗场面就像是网游的CG画面,反派的动机幼稚得如同小学生一般。在豆瓣上的开分仅仅只有6.3分。观众们也毫不客气地直言:“都看腻了纽约第1001次被炸了。”再看《哪吒2》,它将传统神话进行重新构建,打造成一部讲述“反抗命运”的少年成长史诗。它把东方哲学的内核包裹在现代价值观外面,甚至还巧妙地融入了AI修仙、赛博天庭等充满科幻感的元素。当好莱坞还在一成不变地用工业糖精来应付观众的时候,中国电影已经学会了用文化共鸣来为观众“造梦”。
再者,国潮的崛起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哪吒2》的爆火并非是一种偶然现象。从《流浪地球》为中国科幻电影打开大门,到《长安三万里》掀起唐诗热潮,再到《封神》系列重新塑造神话美学,国产电影正在以“传统文化+现代叙事”这样的组合拳,逐渐打破好莱坞长期以来的垄断地位。根据灯塔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在《哪吒2》的购票人群里,20 - 29岁的观众占比超过了60%。这些年轻观众不再盲目地追捧那些“漫威式英雄”,而是转身去拥抱“我命由我不由天”这样充满本土精神的图腾。这一届的年轻人,正在用购买电影票的方式重新定义“什么是高级感”。
还有,好莱坞一直以来的傲慢与偏见也成为其失败的因素。漫威在近年来频繁陷入各种争议之中,像“中国特供版”“政治正确魔改”等问题层出不穷。《尚气》的选角风波,《永恒族》的价值观硬伤,这些事件让中国观众逐渐清醒过来。原来好莱坞所谓的“中国攻略”,始终是带着一种文化优越感的滤镜在看待中国市场。相比之下,《哪吒2》从剧本创作到视觉特效,全部都由中国团队主导。电影中“山河社稷图”的国风水墨长镜头,被外国媒体盛赞为比《蜘蛛侠平行宇宙》更加惊艳。当技术上的差距逐渐被追平的时候,文化亲近感就成为了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而这恰恰是好莱坞所缺失的底牌。
最后,展望未来的电影之战。《哪吒2》此次的票房碾压可绝不是单纯的“主场优势”。这部电影同步在北美、东南亚的院线登陆,在首周就冲上了多个国家票房榜的前三名。在YouTube上,外国网友们也在热烈讨论“中国神话宇宙能否对抗漫威”。而反观《美国队长4》,它在本土市场都被《神偷奶爸4》所压制。东西方电影之间的博弈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的IP开始用全球通用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而好莱坞却被困在自我重复的怪圈之中,就像作茧自缚一般。
《哪吒2》的胜利,代表的不仅仅是国产电影工业取得的胜利,更是中国在文化话语权上的胜利。当观众不再愿意为“漫威流水线”式的电影买单,当中国神话IP登上世界舞台的时候,这场票房对决就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商业竞争范畴,而成为了不同文明对话的一个缩影。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也许东方叙事将会重新定义全球影视的规则。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7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