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最后一周多家大型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快速布局的情况,其中DeepSeek技术的应用备受关注。同时也探讨了在此过程中MaaS商业模式所面临的内卷与亏损等困境,如潞晨科技创始人尤洋指出MaaS在中国存在“用户越多,亏损越多”的情况,行业毛利率约为 -90%等。还提到了行业人士的观点以及大厂在C端市场面临的商业模式可持续性挑战等内容,最后也提及了行业发展虽有挑战但仍有潜在价值,相关分析师对Agent应用的预判等。
在2023年2月的最后一周,大型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AI)领域呈现出迅猛的布局态势。DeepSeek技术的运用在这个时候特别显眼,在行业内外掀起了一阵波澜,吸引了大家广泛的关注目光。不过,在这看似积极的布局背后,却隐藏着诸多的问题。内卷现象以及商业化的困境就像两片乌云,笼罩在这个充满希望的领域上空,成为了人们热议的普遍话题。潞晨科技的创始人尤洋站出来发表了一些观点,这些观点十分引人深思。他谈到MaaS(模型即服务)这种商业模式,在中国的处境相当不妙,就像是陷入了一个亏损的轮回,用他的话说就是“用户越多,亏损越多”。尤洋的这个说法可不是毫无根据的。他详细指出,如今的市场竞争那是越来越激烈了,各个厂商之间就像在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彼此之间互相竞争。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它们纷纷使出降价或者提供免费服务这样的手段。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市场变得极度的同质化,各个厂商之间很难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按照他的计算来看,满血版DeepSeekR1每百万token的官方收入仅仅只有16元。要是按照每天输出1000亿token来计算的话,每个月的机器成本会高达4.5亿元,这么算下来利润几乎就不存在了,甚至还可能面临着亏损4亿元这样的艰难处境。这个情况被很多行业人士注意到了,并且他们也表示认同。灵犀光年联合创始人张亮就表示,国内云计算市场的商业模式就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厂商们为了能够吸引到用户,采用了“低价”和“免费”的策略。可是这种策略并没有起到降低单位成本的作用,反而让整体的运营亏损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增加。他还特别强调,虽然H20在性价比方面表现还不错,但是依然没办法摆脱巨大亏损的困境。尤洋还提到了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即使使用AMD芯片来进行处理,在面对同样的输出量的时候,每个月的收入也只有4500万元,但是每个月的机器成本却达到了2.7亿元,这就意味着仍然存在超过2亿元的亏损。更为严重的是,整个行业的毛利率大约为 -90%,这个数据让业内人士都感到十分担忧。大厂们在AI领域的布局速度虽然很快,可是在C端市场的推动下,它们的商业模式能不能持续下去却受到了很大的挑战。IDC中国高级分析师杨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虽然尤洋对MaaS市场的商业化进程提出了疑问,但是MaaS的战略价值还是要从长远的角度去思考的。在她看来,MaaS的生态价值主要体现在好几个方面,比如说能够降低中小企业的AI应用门槛,能够构建起开发者的创新生态,还能够推动行业技术的标准化等等。在这个基础之上,盈利模式也可以通过一些创新的方式来实现,比如说在基础层对模型调用进行收费,在增值层利用广告推荐等多维度的创新。当前,这个行业面临着一个很大的挑战,那就是要如何实现“效果验证先行、商业闭环后置”这样的执行路径。要促成这样的转变,关键的一点可能就是要建立起标杆案例,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市场的信任度和参与度。事实也证明了,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市场的变化速度是非常快的。在这个月的月初,华为云率先接入了DeepSeek,随后阿里云、腾讯云等也都纷纷跟上,积极地推进云计算和AI的结合。在这个过程当中,阿里巴巴最新的财报显示,在未来的三年里,在云和AI基础设施上的投资将会超过过去十年的总和。这样的一种投资导向是很有前瞻性的,这也使得21日A股算力产业链全线爆发这样的局面出现了。而百度呢,在接连推出文心大模型4.5系列开源的情况下,还加强了自身搜索引擎的联网能力,这让它在市场上受到了很多人的推崇。腾讯在16号的时候全面升级并且和DeepSeek - R1进行了整合,然后在19日又通过一系列的产品调整,想要在AI领域实现新的一轮产品布局。腾讯通过高效地改变组织架构,展现出了在AI时代积极进取的姿态,这也让它在苹果区的免费APP下载排行榜上登上了第一名。与此同时,阿里巴巴最近也在大量招募AI领域的人才,目的就是为了加快自己产品研发的速度。业界的分析认为,大模型技术竞赛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收敛的阶段,现在的焦点正在快速地朝着应用层转移。C端市场因为有着庞大的用户基础以及快速迭代的特性,成为了技术落地的关键试验场。张亮的观点也很值得关注,他指出DeepSeek带来的其实是底层模型能力的提升,各个厂商应该把这种能力整合到自己成熟的移动产品线上,进行重构和提升。关于接入DeepSeek之后,如何继续推动自研模型的发展,这也是业内人士非常关注的重点。杨雯认为,自主研发和开源调用这两种协同的模式是可以并存的,它们之间并不存在根本的冲突,两者各有各的侧重点。在短期内,厂商应该重点关注用户体验的突破,可以通过“核心模块自研 + 长尾能力集成”这样的方式来优化技术资源的配置。
总的来说,AI行业虽然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MaaS商业模式目前被不少人看作是“最差商业模式”,不过它在提升企业AI应用便利性和构建创新生态方面还是有着潜在价值的。相关企业需要在这个巨大的变革当中灵活应对,在激烈的竞争环境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而且,相关分析师预判今年Agent应用将完成场景验证,在客服自动化和个人数字助手领域会迎来增长,这可能会引发一场生态位的争夺战,值得行业内外持续关注。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2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