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动作: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的深度解读,山东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亮点与意义全解析

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于2024年底联合印发《关于完善山东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的意见》及相关标准。文章将从全国、山东、实施者和接受者等多方面剖析该文件的亮点与意义等内容。

依据教育发展规律和教师专业成长特性,山东省精心提炼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典型特征,从而打造出教师专业发展模型。致力于构建一个发展方向明确、进步阶梯分明、资源保障充足且覆盖教师职业全周期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2024年末,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同印发了《关于完善山东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与之相伴的还有《山东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参考标准》。这份文件的问世,对山东以强师推动教育强省建设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在全国范围内,也为其他地方以强师行动推动强国建设提供了借鉴,具有先行探索的价值。

整体浏览《意见》全文,有诸多显著亮点值得关注。

从全国层面来讲,《意见》的出台,是山东将党中央对教师队伍的重视转化为实际成果的鲜活体现,为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开辟了新路径。当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以及“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山东此次聚焦师德修养、管理育人、课堂教学、自主发展这四个关键领域,构建起覆盖教师职业成长全周期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阶梯。并且,通过描述典型特征的进阶“画像”,让教育家精神的六个维度——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变得具象化,既有可见度又具备可行性。这为教育家精神的落地生根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和科学完整的框架,对促进教育家精神与教师专业成长相互融合具有重大意义。

从山东本省来看,山东作为拥有近12000所中小学、80余万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大省,如何在教师专业成长这份关键考卷上交出满意答案,这不仅关系到齐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是否稳固,还关联着强省建设的长远发展,更影响万千学子及其家庭的幸福指数。《意见》着眼于全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体系的顶层设计,运用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从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段划分、关键领域等多维度出发,为全省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绘制出一张目标明确、路径清晰、方法科学的“全景蓝图”。特别是对“新任教师、新秀教师、骨干教师、卓越教师、教育家型教师”的阶段划分与特征描述,有助于为教师量身定制符合其发展阶段的培训项目,推动教师不断提升,这对于形成符合山东教育发展实际、独具山东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从《意见》的实施者和接受者的角度看,其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

对于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而言,《意见》明确了省市县各级学校在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分级责任,这为引导师资培训中心、教师进修学校、教师教育基地提升服务能力提供了指引,也鼓励符合条件的高等院校、教科研机构承接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为其提供了科学依据。在一定程度上,这有助于化解顶层设计的全面性、系统性与教师能力发展不足以及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对于学校来说,《意见》有助于引导学校尊重教师专业成长规律和生涯规划,避免出现教育管理者过度干预与教师专业发展动力和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学校可以分阶段、分类型、分主题提供丰富多样的培训内容,支持教师自主选学,逐步形成教师培训“每人一课表”,提高培训的精准性。对于师范类院校而言,这对其提高师资培养质量,推动师范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教师个体而言,《意见》围绕价值、实践、目标三个层次,对照每个阶段的“画像”,能让教师更精准地找出自身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价值观念上的短板,明确自己的位置和未来努力的方向,做好个人职业成长规划,循序渐进地朝着下一个目标前进,从而最大程度避免陷入教师职业发展理想与现实脱节的矛盾之中。

此外,《意见》还给出了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五个阶段的观测点和观测建议,例如围绕师德师风、综合荣誉、育人效果、教学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这五个观测点,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列出了不同的观测建议,为各地区及学校通过科学评价推动教师不断提升提供了方向指引。

当然,由于教师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复杂性、动态性、长期性的特点,山东对教师发展阶段的划分只是一种参考,无法解决所有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教师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过程。

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与数字智能化时代并肩前行,相信各个地区、每所学校、每位教师都能找到这张“全景蓝图”的独特使用方式,不断朝着自觉式、内涵式、创造式发展迈进,书写出一份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优异答卷。

本文总结了山东省出台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相关文件的重要意义。从全国看是对党中央重视教师队伍的成果转化及对教育家精神的践行探索;从山东本省角度是对基础教育发展、强省建设和民众幸福度的重要影响且对教师发展模式意义重大;从实施者和接受者看对行政部门、学校、教师个体有着不同积极意义,虽存在局限性但整体推动教师发展走向更好未来。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6322.html

(0)
Daniel AdelaDaniel Adela
上一篇 2025年2月14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1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