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络与抹茶:河南信阳和贵州铜仁的特色外销产品,贵州铜仁江口县:抹茶产业的出山之旅

河南信阳商城县的丝瓜络和贵州铜仁江口县的抹茶这两种特色产品的外销故事。包括它们的发展历程、带动就业等情况。

丝瓜络与抹茶:河南信阳和贵州铜仁的特色外销产品,贵州铜仁江口县:抹茶产业的出山之旅

在河南信阳商城县,有这样一个独特的商业景象。

商城县是位于大别山区的一个地方,这里不靠海也不沿边。然而,这里的丝瓜络却成功开启了出海之旅。

深夜时分,在商城县电商产业园的一间办公室里,“叮叮叮……”不断传来网上订单成交的声音。杨淑娟看着这一幕,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她说道:“咱们这儿农村挂在篱笆上极为普通的丝瓜络,在海外居然能卖到十几美元,而且现在销售得十分火爆呢!”

杨淑娟可不是一个普通的创业者,她是河南省人大代表,还是商城县的一名90后返乡创业大学生。

丝瓜络,其实就是丝瓜成熟之后,经过晾晒、剥皮、去籽等工序后形成的天然清洁用具,是信阳农户家里常见的东西。

如今,商城县从田间地头开辟出了一条通往海外市场的道路。这里开发出了包括清洁用品、文创用品、宠物玩具等多达60余种的丝瓜络产品。这一产业带动了当地超过3000人直接就业,每人每年的增收能够达到5000元以上。在2024年,商城县丝瓜络产品的电商销售额达到了3700万元,其产品远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杨淑娟回忆起创业历程,充满感慨地说:“我就想运用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来帮助乡亲们销售特色农产品。”2016年的时候,她带着一群90后的小伙伴回到家乡创业种丝瓜、卖丝瓜络。最初,他们只是一个仅有6人的小团队,试种面积也只有60亩。可是到了现在,已经发展成一个拥有80多人的公司,全县的丝瓜络种植面积更是突破了万亩,而且在12个乡镇都建成了丝瓜络种植基地。杨淑娟的团队探索出了“互联网 + 合作社 + 农户”这种联农带农的模式。她心怀感激地表示:“要是没有大家的支持,我们几个年轻人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谈到如何发掘农产品的特有市场时,杨淑娟分享了她的经验:“我带领团队转变思路,从‘我们选产品’转变为‘市场选产品’,市场上什么东西好卖,我们就卖什么。”在2023年,杨淑娟的团队又投资建设了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丝瓜络产品加工厂,并且成立了自己的设计、销售团队。杨淑娟还感叹道:“乡村就是一块充满希望的热土,只要你付出努力,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贵州铜仁江口县,也有着类似的振奋人心的故事。

2月10日,在江口县贵茶产业园的生产车间里,一台台球磨机正在将灭菌后的碾茶磨粉,只见细密的抹茶粉末慢慢地铺满了机器出口。

贵州贵茶(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兰方强介绍说:“从2月5日复工以来,我们就一直在加紧生产,主要是为了海外订单赶制产品。2月15日就有一批抹茶要出口到日本,加拿大、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的订单也在紧张地生产当中。”

2024年,依托江口县贵茶产业园内“全球最大的抹茶单体精制车间”,贵州的抹茶不断地拓宽海外市场,其产品已经远销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53岁的陈春莲是当地的抹茶种植大户,她被村民们称为“女强人”。她在江口县太平镇经营着500余亩茶园。

一年之中,陈春莲和村民们都忙碌在茶园和工厂之间。春季的时候采茶生产,夏季进行修剪,秋季要开沟施肥,冬季还要管护追肥。当地有数百名村民进入茶园、工厂务工,仅仅工资收入就增加了100余万元。

标准制定和政策推动,为抹茶产业走出大山注入了强大的动力。2018年,贵州省发布了相关意见,明确把贵州抹茶树立为省级公共品牌重点打造,并且制定了贵州抹茶省级地方标准;2021年,贵州编制了“十四五”茶产业发展规划,将铜仁列入优质绿茶抹茶出口加工产业带;2022年,贵州进一步制定了做大做强抹茶产业推进方案,为抹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政策保障。

目前,贵茶集团的抹茶年产量已经超过1200吨,产值达到3.02亿元。在2025年,贵州还将推动建设抹茶食品加工厂等重点项目,进一步延伸抹茶产业链。

本文总结了河南信阳商城县丝瓜络产业和贵州铜仁江口县抹茶产业的发展情况。商城县的丝瓜络产业通过转变思路等方式走向海外市场,带动就业增收;江口县的抹茶产业则在政策推动下不断拓宽海外市场,增加了村民收入并逐步延伸产业链。这两个地方的特色产业都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潜力和积极的社会经济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5474.html

(0)
Daniel AdelaDaniel Adela
上一篇 2025年2月13日 06:37
下一篇 2025年2月1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