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监管层对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从严打击的情况,通过列举ST英飞拓、日发精机、*ST普利等公司被立案调查的实例,阐述了违规行为多涉及信息披露,相关公司股价大多受影响,部分还面临退市风险。同时还提及了违规公司会受到行政处罚、投资者可索赔以及监管层打击违规行为的决心等内容。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的记者陈燕青报道,在今年,监管层对于上市公司的违法违规行为一直保持着从严打击的态势。据同花顺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年内已经有10家公司、股东或者高管被立案调查。在这些被立案调查的案例当中,绝大多数是因为涉嫌信息披露方面存在违法违规的行为。而相关的公司一旦被立案的消息披露出来之后,其股价大多会出现大幅下跌的情况。
就拿ST英飞拓来说,该公司在近日发布了一则公告。公告称,公司在近期收到了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原因是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基于此,证监会决定对ST英飞拓进行立案调查。对于此事,公司也做出了回应,表示在立案调查期间,会积极地配合证监会的各项工作,并且持续关注这件事情的进展状况。同时,公司也会严格按照监管的要求来履行信息披露的义务。目前公司的经营情况处于正常状态,这件事情并不会对公司日常的经营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
除了公司自身被立案调查之外,还有公司的大股东被立案的情况。日发精机就在近日发布了公告。公告显示,公司的控股股东日发集团收到了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日发集团被立案的原因是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以及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证券。追溯日发集团上次集中减持日发精机股份的情况,要回到2022年期间。在2022年的2 - 3月,日发集团累计减持了公司2.80%的股份,通过减持合计套现大约1.60亿元。到了2022年6月,公司再次发布减持公告,并且在当年7月减持了3.23%的公司股份,套现1.57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减持的时间正好处于日发精机披露计提资产减值之前。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存在部分公司在被立案调查并且受到处罚之后,面临着退市的风险。例如*ST普利,在2月7日发布了关于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以及可转债交易相关事项的第五次风险提示公告。回顾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去年5月8日,普利制药因为没有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3年年报,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到了今年1月4日,公司收到了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告知书指出,普利制药在2021年至2022年期间存在大规模虚假财务记载的情况,虚构了药品销售业务,虚假确认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达到10.3亿元、6.95亿元。
基于上述情况,证监会对普利制药及其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罚。普利制药被责令改正、警告并且罚款1000万元。公司的多位高管,包括董事长、总经理、董事等都受到了警告,并且被处以不同金额的罚款,罚款金额从120万元到500万元不等,合计罚款1420万元。
针对这种情况,知名的财经评论员宋清辉表示,从股价的表现方面来看,一旦相关的公司遭到立案调查,在短期内其股价大多会出现下跌的情况。被立案调查的公司绝大多数都会受到行政处罚,如果涉及到财务造假的情况,还可能会被强制退市,这样的公司风险比较大,投资者应该回避。
上海的一位证券维权律师也对记者表示:“被立案的公司在被行政处罚之后,很有可能还要面临被投资者索赔的情况。”根据《证券法》等相关规定,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人员以及其中介机构等,如果因为虚假陈述等证券欺诈行为导致证券投资者权益受损的,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权益受损的投资者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民事赔偿诉讼。
近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求是》杂志上发表文章表示,要快、准、狠地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集中力量查办像财务造假、“掏空”上市公司、严重操纵市场等恶性的违法行为,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法律法规所赋予的处罚手段,“追首恶”“惩帮凶”,加大对涉案责任人的追责力度。
本文总结了今年以来监管层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严厉打击态势,包括多公司被立案调查、股价受影响、部分面临退市风险、相关责任人受处罚、投资者可索赔等情况,也体现了监管层打击违规行为、保护投资者权益的决心。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4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