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利益背后:垃圾短信屡禁不止的真相,工信部出招,根治垃圾短信与骚扰电话

在购物节期间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泛滥的现象,阐述了其背后巨大商业利益的根源,同时介绍了工信部发布的征求意见稿中的整治措施,期望新规能够有效遏制垃圾短信,还公众安宁。

“优惠倒计时”“折扣活动中”“限量优惠券”……每到“双11”或者“6·18”这类购物狂欢节的时候,垃圾短信就如同潮水一般汹涌而至,这可让用户们烦恼不已。而且呀,还时不时有人打电话来“贴心”地“关怀”你的生活呢,从保险业务到培训课程,都给你安排得“妥妥当当”的,就怕你错过什么“大好机会”。这种骚扰的情况,确实是到了该彻底解决的时候了。

就在最近,工信部发布了《通信短信息和语音呼叫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并且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这个规定里明确指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如果没有经过用户的同意或者请求,又或者用户已经明确表示拒绝了的,那就不可以向这个用户发送商业性的短信息,也不可以拨打商业性的电话”。这次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呢,就是想要在根治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这件事情上使出“硬招数”,让这些烦人的垃圾信息从“怎么禁都禁不完”变成“无处可逃”。

垃圾信息现在已经成了现代人难以摆脱的“苦恼”,而且这种情况还越来越严重了。相关的统计数据表明,在2019年的时候,有37.2%的网民平均每2到4天就会接到一个骚扰电话,更有8.5%的网民每天都会接到5个以上的骚扰电话。这些年,依靠相关部门大力的整治,那种直接用手机号码发送的垃圾短信差不多已经消失不见了。可是呢,那些发送垃圾短信的不法分子变得更加狡猾了,他们的手段变得更加隐蔽,而且还不断地扩大他们的“战场”。他们利用短信群发平台、垃圾短信车等一系列智能化的手段,构建起了完整的产业链,巧妙地避开法律的监管,让手机用户们疲于应付,躲都没地方躲。

垃圾短信屡禁不止,其根源就在于背后巨大的商业利益。对于商家来说,群发短信是推广商品或者服务的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的门槛特别低,短信能够简化流程,还能绕过拦截,直接就到目标用户的手机上了;而且成本也低,发的越多,价格就越便宜。一条成本不到1角钱的短信如果能换来一个客户,不管怎么算,短信营销都是很划算的买卖。

面对如此猖獗的垃圾短信,工信部及时做出反应,再次出手进行整治,而且整治的措施全面升级了。第一点,治理的手段从消费者“事后投诉”转变为“事前授权”,明确规定和界定了消费者拒接、拒收信息和电话的权利,只要用户没有明确表示同意的,那就当作是拒绝;第二点,“不得擅自变更、隐藏、冒用电信网码号”等规定,把焦点放在了码号资源等源头方面,加大了对发送端口的检查力度;第三点,工信部将要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谢绝来电”平台,引导相关的组织或者个人尊重用户的意愿,规范地拨打商业性电话。

“花样百出”的垃圾短信需要强有力而且有效的法规来进行监管。规定出台之后,相关的部门应该进一步细化并且落实这些规定,把非法产业链条的每一个环节都斩断,还公众一片宁静的空间。

文章指出购物节时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泛滥的现状,分析了垃圾短信屡禁不止源于商业利益,阐述工信部新规的整治措施从多方面升级,期望新规细化落实后能让公众免受垃圾短信骚扰。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2815.html

(0)
购物狂魔购物狂魔
上一篇 2025年2月9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