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春节期间,在高速列车代表现代交通高效便捷之时,5612次公益性“慢火车”穿梭于四川盆地崇山峻岭间的故事。这趟见证成渝铁路发展的“慢火车”,在春运前打造了“成渝记忆”主题车厢。列车长李光秀以热忱坚守岗位,从出乘前精心准备到车上热情服务,为旅客带来温暖。她给打卡的孩子和家长讲解铁路历史,帮助单独带婴儿的妈妈,与老年乘客亲切互动,尽管思念家人却坚守岗位,和同事们让“慢火车”成为温暖港湾。
【新春走基层】
原标题:“慢火车”上的温暖坚守
在阖家团圆的蛇年春节,当高速列车如闪电般在各大城市之间穿梭,成为现代交通高效便捷的标志时,5612次公益性“慢火车”却以独特的方式,慢悠悠地行驶在四川盆地的群山峻岭之中。
5612次公益性“慢火车”运行在新中国自主修建的第一条成渝铁路上,它历经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历程。它见证了成渝百年“双城梦”的起始,也目睹了中国铁路的不断发展进步。
在今年春运之前,为了重现成渝铁路70多年的光辉岁月,重庆客运段精心打造并推出了“成渝记忆”主题车厢。这个车厢里展示了45张老照片和10张老物件图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了成渝铁路从规划到建成,再到持续发展完善的艰难历程与辉煌成就,吸引了众多旅客、火车迷以及学生前来上车打卡、开展研学活动。
列车长李光秀,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秀秀车长”,她是这趟列车的核心人物。她用满腔的热情和执着的坚守,谱写着动人的服务篇章。
每次出乘前,李光秀都会认真整理自己的着装,仔细地对着镜子检查,务必保证领带系得整齐、发髻盘得完美。当一切准备妥当后,她就会带着饱满的精神状态,迈着坚定的步伐,去迎接旅客的到来。
列车缓缓启动,车厢里充满了浓郁的年味以及归家的欢乐氛围。尤其是“成渝记忆”主题车厢,新年的氛围更是浓郁到了极点,红彤彤的灯笼、充满喜庆的福字和拉花,到处都散发着新春的气息。有几位家长特意带着孩子来体验这趟“慢火车”,感受独特的“慢时光”。李光秀就像一位专业的讲解员,她为大家详细讲解安全知识,讲述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的传奇历史。孩子们听得入神,家长们也收获颇丰,这趟“记忆之旅”,给孩子们带来了独一无二的成长体验,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热爱历史、传承文化的种子。
“如今,我们这趟‘慢火车’,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交通工具了,它更是一个传承铁路文化、弘扬时代精神的流动课堂。”2月7日,列车长李光秀满脸自豪地说道。
在欢快的氛围中,李光秀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她的目光时刻扫视着车厢的每个角落,关心着每一位旅客的需求。当看到一位独自带着婴儿的妈妈着急去上厕所时,她急忙走上前去帮忙抱起孩子,一直等到年轻妈妈从厕所出来,还温柔地叮嘱道:“您一个人带着宝宝出门很不方便,如果有任何需求,随时告诉我就好。”年轻妈妈心中满是感激,不停地道谢,李光秀只是微笑着回应:“不客气,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出门在外,大家互相照顾嘛。”
在迎祥街站,一群特殊的乘客登上了列车。他们是十几个七八十岁的老人,每个人都背着一个背篼,相约去沿线的小河沟钓鱼。因为他们经常乘坐这趟列车,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们为“70后”“80后”。每次他们乘车,李光秀都会热情地与他们聊天、拉家常,询问他们的近况,倾听他们对新一年的期望,并且还会提醒他们出行要注意安全。当被问到能钓到多少鱼时,老人们脸上洋溢着轻松愉悦的神情,大笑着说:“我们不是为了鱼,只是为了享受钓鱼的乐趣!”那爽朗的笑声,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豁达的态度。到达目的地后,李光秀会帮助他们下车,然后目送他们走远。
天色渐渐暗下来,列车在暮色中继续前行。透过车窗,可以看到烟花在远处的天空中绽放,五彩斑斓。李光秀望着窗外,心中不禁涌起对家人的思念之情。但是她明白,此刻坚守在岗位上,为旅客们守护团圆之路,是她更为重要的使命。
在这个特殊的蛇年春节,李光秀和她的班组同事们用爱与责任,让5612次公益性“慢火车”成为一个温暖的流动港湾。他们的默默坚守,照亮了旅客们的归乡之路,也为这个春节增添了一份独特的温暖。
蛇年春节期间,5612次“慢火车”及其列车长李光秀等工作人员,通过特色的主题车厢、热情的服务、对旅客的关怀帮助等,在履行自己的职责同时,传承铁路文化,为旅客营造温暖的旅程,在春节这个特殊时刻体现出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2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