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中国海军首次海外访问:历程与挑战

中国海军从发展初期到首次海外访问的历程,包括早期海军受工业化水平限制发展缓慢,不具备远航能力,直到051型驱逐舰服役后才开始规划首次海外访问。详细描述了首次出访的准备过程、出访途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如与苏联轮船、美国舰队的遭遇,以及返航时遇到风暴后的应对措施等,最后点明尽管初期装备落后且面临诸多困难,但如今中国海军已发展成为强大的海上力量。

海军的一个核心价值体现在战时能够沿着敌国的海岸线进行本土火力投送,所以呢,海军必须具备远洋能力,也就是能够到达其他国家的近海,这样才能体现出它存在的必要性。

现代海军是高度依赖工业化的军种,中国在上世纪60年代才初步完成工业化进程。到了80年代,其工业水平才在国际上达到二流水平,因此,中国海军的首次远洋航行,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得以实现。

回顾中国海军首次海外访问:历程与挑战

而且,这次海军的远航行动也并非一帆风顺,在航行期间军舰遭遇了一系列的故障,甚至军舰的雷达天线都出现了遗失的情况……

实际上,从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随着中国逐渐加强和世界的交流,外国海军访问中国的次数增加了,当时中国就已经在认真考虑海军出访的事情了。

我们也希望海军能够尽早出访,然而海军的首次出访时间最终被推迟到了1985年。

回顾中国海军首次海外访问:历程与挑战

中国海军的海外访问活动(非首例)。

这是因为当时缺乏相应的能力。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中国1000吨及以上排水量的主力军舰总数仅仅只有十余艘。

大家都知道,北洋舰队中有一艘名为“平远”号的近海防御铁甲舰,它的满载排水量大概是2600吨。

回顾中国海军首次海外访问:历程与挑战

“平远”号近海防御型铁甲舰。

这艘军舰在1890年开始服役,那么新中国是什么时候打破“平远”号的排水量记录的呢?答案是1972年,距离“平远”号服役已经过去了近八十年。

1972年,中国051型驱逐舰的首舰——济南舰正式服役,这种驱逐舰的满载排水量突破了3000吨,从而超过了“平远”号所保持的历史记录。

回顾中国海军首次海外访问:历程与挑战

051型驱逐舰之首舰——济南舰。

由此可以推断出,中国在1970年之前海军的发展水平,当时我国海军还不具备远航能力,就连贺龙元帅也无奈地指出:“怎么进行出访呢?难道开着小型舰艇去外国访问吗?”

但是正如前面所说的,海军的核心价值之一就是远航能力,所以中国海军必然要走向远洋。

051型驱逐舰的服役标志着我国拥有了具备国际展示水平的军舰,从80年代初开始,我国就开始精心规划中国海军的首次海外访问事宜。

回顾中国海军首次海外访问:历程与挑战

051型驱逐舰之首舰——济南舰。

正好在1983年,巴基斯坦海军访华并且发出了回访邀请,基于这个情况,国家在1984年做出决定,中国海军要开展一次出国访问活动,首次访问的对象是巴基斯坦、孟加拉和斯里兰卡这三个友好国家。

经过多个部门的审议,最终确定中国海军首次出访的时间是1985年11月到1986年1月之间。

在确定了方案之后,中国海军马上就展开了细致周密的准备工作。

海军执行出访任务,首要的条件是至少配备一艘性能优良的军舰,所以当时中国最先进的051型驱逐舰被挑选为出访的“旗舰”。

回顾中国海军首次海外访问:历程与挑战

其次,还需要配备一艘补给舰。因为051型驱逐舰自身的远洋能力不足,所以需要依靠补给舰来补充燃油和其他必要物资。

当时最符合条件的军舰,就是051型驱逐舰合肥号和综合补给舰“丰仓”号(X615舰)。

当时,这两艘军舰正好已经完成整修,并且正停在上海吴淞港内,处于随时可以出航的状态。所以,中国首次访问外国的军舰舰队,就是由这两艘军舰组成的。

回顾中国海军首次海外访问:历程与挑战

中国舰队首次外出访问。

这两艘军舰在接到出访指令之后,马上就启动了相关的准备工作。

计划进行海外访问任务,这次航行预计至少要花费数月时间。考虑到这个情况,出访前两艘军舰储备了可供舰上大约500名官兵食用半年的物资。

此外,军舰长期的远航生活是单调乏味的,海上环境也非常恶劣。为了有效提高船员的生活水平,2艘军舰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装措施,更新了生活设备和“家具”,并且为舰艇船员配发了新式军装。

回顾中国海军首次海外访问:历程与挑战

中国海军舰艇乘员。

1985年11月16日,中国舰队正式启航离港。然而,由于初次航行缺乏经验,没有预先对水文和气象条件进行评估,舰队在驶离港口初期就遭遇了大风和涨潮,导致舰队被困在邻近港口的吴淞口区域。

直到18号舰队才正式驶离吴淞口,向南海进发。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海军舰队相继遇到了苏联轮船和美国舰队。

在最初阶段,中国舰队的海军船员在执行甲板维护任务的时候,观测到附近海域有一艘没有悬挂任何国籍旗帜的船舶,随后,解放军船员礼貌性地向对方挥手致意。

回顾中国海军首次海外访问:历程与挑战

美国航空母舰甲板清洁工艺。

结果是:那艘轮船迅速升起了苏联国旗,这使得战士们立刻紧张起来,并且马上向上级汇报。

当时,中国和苏联的关系还处于紧张状态,所以,在对方升起苏联国旗的时候,解放军战士们的第一反应不是采取其他友好举动,而是立即向上级通报。

幸运的是,对方升国旗的行为仅仅是对我方的一种致意,双方并没有引发任何冲突,所以这个“小意外”得以顺利解决。

回顾中国海军首次海外访问:历程与挑战

向来往船只挥手致意:一种海上礼仪的展现(图片来源于网络)。

至于遇到美国舰队,这是预先约定好的事情。

当时正值中美“蜜月期”,所以在中国海军首次执行海外访问任务前夕,上级机构也和美国方面取得了联系,商定进行一次“中美海军官兵互访登舰”活动。

因此,当中国舰队驶入南海区域后,三艘隶属于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军舰和它会合。然而,由于当时海况恶劣,风浪很大,中美双方没能实现相互登舰访问,只是各自船员在军舰甲板上列队,以敬礼的方式致意。

回顾中国海军首次海外访问:历程与挑战

中美海军交流互访活动纪实(图示为1989年美国海军造访中国上海之景)。

到1985年12月,中国舰队完成对三国的访问任务后开始返航。到1986年1月前后,当舰队驶入马六甲海峡的时候,突然遭遇了11级强风袭击。

回顾中国海军首次海外访问:历程与挑战

中国海军首度涉足印度洋纪念。

11级大风引发了高达10米的汹涌巨浪,这对排水量只有3000吨的051型驱逐舰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面对这种情况,舰队指挥官迅速做出决策,命令“丰仓”号补给舰为合肥号驱逐舰进行燃油补给任务,目的是增加合肥号的重量,降低它的重心,从而有效应对当前的险情。

回顾中国海军首次海外访问:历程与挑战

军舰遭遇风暴场景(图片源自网络)。

这次补给任务标志着中国首次达成海上油水补给成就,船员们冒着被海浪卷入大海的危险,圆满完成了这个高危任务。

到1986年1月19日,这个舰队成功返回中国海南榆林港,圆满完成了首次海外访问任务。

回顾中国海军首次海外访问:历程与挑战

实现合肥号军舰回港访问任务的完成。

回港后,技术人员马上对军舰进行了全面检查,结果显示,在经历了“马六甲海峡飓风”事件之后,合肥号驱逐舰的甲板和烟囱部位出现了9条裂缝,其中最长的裂缝延伸到3米。

而且桅杆上的雷达天线因为大风脱落了,这也显示出当时环境的险恶。

回顾中国海军首次海外访问:历程与挑战

新时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军。

尽管面临危险,装备落后的事实也不容忽视。但是从那时起,中国海军不断努力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拥有全球航行和打击能力的超级海上力量。

本文总结了中国海军从早期发展受限到首次海外访问的历程。早期因工业化水平低发展缓慢,后051型驱逐舰服役后开始筹备出访。出访过程准备细致但仍遇到诸多状况如气象、外交等方面的问题,然而也取得了海上油水补给等成就。尽管初期困难重重,但中国海军如今已发展成强大的海上力量,这体现了中国海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程。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1494.html

(0)
Daniel AdelaDaniel Adela
上一篇 2025年2月7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