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就业新景象:妈妈岗与多元就业机遇,“妈妈岗”背后:广东就业的多样与活力

广东的就业相关情况,包括中山市的“妈妈岗”为像唐燕这样的全职妈妈提供就业机会,广东财经大学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举措,返岗专列带回众多务工人员,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提供的就业平台和机遇,港澳律师到内地执业的情况,以及松山湖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为台湾青年提供的就业创业等服务等内容。

广东就业新景象:妈妈岗与多元就业机遇,“妈妈岗”背后:广东就业的多样与活力

在广东,有这样一群乘车返回务工的人群,他们充满着对工作和新生活的期待。

车间里出现了“妈妈岗”,这是一种全新的就业模式。

2月5日,在乙巳蛇年的首个工作日,中山市黄圃镇马新工业区的一家电器生产企业中的“妈妈车间”热闹非凡。去年入职的唐燕,她换上工服,坐在专门设立的“妈妈岗”生产线前,开启了一天的工作。唐燕有着长达6年的全职妈妈生活经历,她向南都记者讲述道:“这6年里,我就是照顾孩子、赡养老人、料理家务,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来源,还缺乏社交,感觉自己都失去自我了。”由于长时间远离职场,再加上年龄的因素,唐燕最初对找到合适工作不抱希望,然而“妈妈岗”的出现减轻了她的焦虑。

在车间不远处,有一间专属的爱心活动室。唐燕正在放寒假的两个孩子就在活动室里写作业、看书或者休息。

广东就业新景象:妈妈岗与多元就业机遇,“妈妈岗”背后:广东就业的多样与活力

广东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段军山提到,为了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府出台了诸多稳岗扩岗政策,像提供就业补贴、创业扶持资金等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学校近年来也在不断强化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等方式,给毕业生创造更多实习和就业的机会。

在广东各地,类似的帮扶故事不断在发生。

2月3日大年初六,广州南站十分热闹。首趟“南粤春暖”返岗专列和首趟“山海心连 穗黔同行”返岗专列相继缓缓驶入车站。这两趟专列的旅客中,既有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也有在广东这片土地上耕耘多年的“老技工”。

广东就业新景象:妈妈岗与多元就业机遇,“妈妈岗”背后:广东就业的多样与活力

珠海纳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雷震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场告诉南都记者,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成立,为澳门青年和内地人才搭建了广阔的就业平台并提供了发展机遇。这里汇聚了大量高科技企业和创新型企业,而且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完备,给人才提供了很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雷震认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就业市场呈现多元化、高质量的特点。一方面,众多高科技企业的入驻,为人才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政府积极创新和完善就业政策,为人才提供了更灵活多样的就业选择和更全面的就业保障。

在广州珠江新城,粤港澳大湾区律师的身影频繁出现在各大写字楼。吴颖麟是在香港从业9年的律师,他怀着对大湾区法律市场的憧憬,经过半年的备考,成功拿到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证书。获得执业证后,他花了9个月在内地挑选合适的律所,他最看重律所的专业领域、团队氛围以及发展机会。最终,广东法制盛邦律师事务所向他发出邀请,他选择签约该所,成为所内首位粤港澳大湾区律师。

广东就业新景象:妈妈岗与多元就业机遇,“妈妈岗”背后:广东就业的多样与活力

松山湖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运营长黄朝凯介绍,该基地自2016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帮助台湾青年来大陆就业、创业、实习。基地还提供产业化服务,整合东莞市投资机构和产业基金,为创业项目提供从初级孵化到天使投资的全链条服务,并且努力优化台湾高层次人才配套服务,涵盖医疗、子女教育、配偶就业、落户、居留和出入境等方面。黄朝凯表示:“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年轻人来到广东,在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上追逐梦想,书写自己的精彩故事。”

本文总结了广东在就业方面呈现出的多种积极景象,从“妈妈岗”解决全职妈妈就业问题,到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推动举措,返岗专列对务工人员的输送,横琴粤澳合作区的就业优势,港澳律师到内地执业的发展,再到松山湖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对台湾青年的帮扶,展现出广东就业的多元性和充满机遇的状态。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1476.html

(0)
FosterFoster
上一篇 2025年2月7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