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汽车(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光线影业有限公司之间的商标纠纷事件,阐述了哪吒汽车在商标争夺中的失败情况,以及这一失败对其品牌IP化战略的影响,同时还分析了哪吒汽车在销量表现上虽有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品牌溢价不足、技术竞争力待提升、国际化进程缓慢等挑战,最后展望了哪吒汽车未来应如何调整品牌战略来突破困境。
近期,天眼查APP的信息显示,哪吒汽车(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曾经向商标局提出,要对北京光线影业有限公司注册的“魔童哪吒”商标进行无效宣告的申请。不过,最后的结果是这个申请被商标局驳回了。
商标争夺:哪吒汽车深陷“魔童”泥潭
哪吒汽车和光线影业之间的商标纠葛已经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哪吒汽车给出的理由是,光线影业明明知道哪吒汽车有“哪吒”系列的商标,却仍然注册这个有争议的“魔童哪吒”商标,这种行为存在明显的恶意。所以,哪吒汽车请求将“魔童哪吒”这个商标判定为无效。但是,商标局在评审的时候,觉得哪吒汽车提出的无效宣告理由站不住脚,于是就维持了光线影业的“魔童哪吒”商标。这里还有一点值得关注的是,哪吒汽车在2023年申请的“魔小童”商标,也被光线影业提出了异议,而且商标局最后决定这个商标不予注册。除此之外,光线影业还针对哪吒汽车申请的“哪吒大魔童”“哪吒小魔童”等商标,向商标局提出了无效宣告的请求。从这一系列的商标纠纷当中,我们能够看出来,哪吒汽车在把自己的品牌向IP化发展的进程中,遭遇到了来自影视IP拥有方的强大阻力。
品牌IP化:哪吒汽车手中的“双刃剑”
“哪吒”这个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非常经典的,大众对它的认知程度很高,而且这个形象能够引起人们在文化上的共鸣。哪吒汽车选择用这个名字来做品牌名,心里肯定是希望借助这个IP的影响力,让自己的品牌更容易被识别,并且让用户对自己的品牌更有好感。然而,光线影业依靠《哪吒之魔童降世》这样的热门影视作品,早就把“魔童哪吒”等相关形象深深植入到大众的心中,形成了一道非常强大的IP壁垒。这一次商标争夺失败了,不只是让哪吒汽车的品牌IP化战略受到挫折,还很可能影响到它未来的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方面的工作。那么,哪吒汽车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在尊重影视IP版权的同时,怎么去打造一个独一无二的品牌形象,这是哪吒汽车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
发展前景:销量上升与品牌难题同在
虽然在商标纠纷里总是碰壁,但是哪吒汽车在销量这方面的表现还是值得称赞的。在2023年的时候,哪吒汽车全年的销量超过了12万辆,稳稳地处在造车新势力的第二梯队里面。它主要推行的是高性价比的策略,这种策略成功地吸引了大量三四线城市的用户。不过,哪吒汽车在发展的道路上也面临着不少的挑战。第一个挑战就是品牌溢价能力不足,跟蔚来、小鹏这些品牌比起来,哪吒汽车的品牌溢价能力明显要弱一些,它主要是靠着低价的策略来抢占市场的。第二个挑战是技术竞争力需要提升,在智能驾驶、电池技术这些领域,哪吒汽车到现在还没有形成很明显的优势。第三个挑战是国际化的进程比较缓慢,虽然哪吒汽车已经开始在海外市场布局了,但是它的国际化进程跟蔚来、比亚迪这些竞争对手比起来,还是落后了不少。
未来展望:品牌重塑与技术突破
面对着品牌IP化受到阻碍这样的困境,哪吒汽车必须尽快调整自己的品牌战略。一方面,可以通过原创的设计以及文化创新,打造出更有辨识度的品牌形象,避免过度地依赖传统文化IP;另一方面,要加大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特别是在智能驾驶和电池技术这两个领域。除此之外,哪吒汽车还可以通过跨界合作、用户运营等方式,增强品牌和用户之间的情感联系,慢慢地提升品牌的溢价能力。不过,当前最要紧的事情还是尽快恢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本文总结了哪吒汽车与光线影业的商标纠纷,哪吒汽车在商标争夺中的失败对其品牌IP化战略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尽管哪吒汽车销量可观,但面临品牌溢价不足、技术竞争力待提升、国际化进程缓慢等问题。最后提出哪吒汽车需要调整品牌战略,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品牌竞争力,恢复正常生产经营。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1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