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冰雪文化在北部地区的蓬勃生长 意大利冰雪文化:从阿尔卑斯山到城市的融合发展

本文将聚焦意大利北部地区的冰雪文化发展,阐述都灵和米兰两座城市如何结合自身特色,如都灵的工业基因和米兰的时尚密码,发展冰雪旅游产业,还介绍了当地雪场区的多元服务以及其对冰雪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列国鉴:意大利冰雪文化的落地生根》

在意大利,北部地区的冰雪文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这里毗邻阿尔卑斯山,冰雪运动文化底蕴极为浓厚。早在1956年,科尔蒂纳丹佩佐这个小城就成功举办了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都灵也不甘示弱,在2006年成为冬奥会的东道主,并且还举办了2007年、2025年的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更令人期待的是,2026年的冬奥会将由科尔蒂纳丹佩佐与时尚之都米兰携手举办。

从都灵的工业基因,再到米兰的时尚密码,意大利北部的冰雪旅游发展独具匠心。它们注重将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融入其中,这一举措大大提升了冰雪运动和旅游产业的附加值。而地方政府与相关运营方也在区域交通和旅游服务方面积极作为,精心打造区域协同旅游机制,从而为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文化的培育与发展营造出了极为良好的环境。

【工业旧址 续写冰雪新篇】

2006年举办冬奥会之后,都灵作为冰雪旅游城市,其国际知名度就像火箭升空一样迅速打开。据国际奥委会的数据显示,2006年的时候,都灵的游客人数刚刚达到100万人次。然而,冬奥会过后短短几年间,这个数字就如同脱缰的野马,猛增至600万,使得都灵一跃成为意大利最受游客欢迎的城市之一。2006年之前,都灵银河雪场区的游客里外籍人士仅占40%,可是如今,这个比例已经高达85%。

如今的都灵,就像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将工业历史、体育运动和时尚体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成功地从一个老牌汽车制造工业城市华丽转型为运动旅游城市。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功劳要归功于都灵将冬奥遗产和工业遗产联合开发的智慧之举。比如说,都灵奥林匹克村、奥林匹克大桥以及大部分比赛场馆的选址,都在其著名的菲亚特汽车林戈托制造厂汽车工业历史园区附近。

菲亚特可是诞生于都灵的意大利汽车品牌,其林戈托制造厂在1923年就投入使用了,曾经一度是欧洲乃至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厂,也是意大利汽车工业的标志性建筑。在工厂废弃之后,20世纪90年代被改造成了一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和菲亚特汽车博物馆。现在,林戈托制造厂旧址与奥林匹克大桥直接相连,和林戈托滑冰馆并肩相伴。

在2006年冬奥会期间,人们站在林戈托制造厂旧址的观景台上,就能欣赏到红色椭圆形的奥林匹克大桥、奥林匹克村以及远处那绵延不绝的阿尔卑斯山脉。冬奥会地铁专线也会从林戈托制造厂大楼前呼啸而过。在林戈托制造厂的另一侧,曾经的酒厂厂房就像灰姑娘变成了公主一样,摇身一变成为了意大利高端美食超市新锐品牌“Eataly”首家门店的所在地。

都灵冬奥会之后,后工业时代的商业改造与冰雪运动元素相互联动,开辟出了一种崭新的潮流。冬奥会之后,都灵所有的冰雪运动场馆都得到了积极的再利用,用来举办各种各样的赛事,包括2025年1月举行的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的所有比赛。记者在大冬会赛场内看到,很多“都灵2006”的标志和“都灵2025”的新标语并排排列,仿佛有一种穿越时光的传承之感。

曾经的冬奥比赛场馆如今都转为民营,作为体育和娱乐场所向公众开放。例如,冬奥会冰球比赛场地帕拉运动馆被重新改造为伊纳尔皮场馆,这里举办过国际篮联奥运会资格赛,还举办过一些国际知名音乐人的演唱会。自2011年以来,该场馆平均每年举办57场活动,平均每场接待约7000名观众。

【时尚之都 融合冰雪文化】

米兰,作为世界闻名的时尚之都,虽然是离阿尔卑斯山最近的欧洲大城市之一,但是其都市圈内的冰雪特色原本并不是十分突出。然而,在获得2026年冬奥会联合举办权之后,米兰市政府就迅速着手于城市核心圈的冰雪运动文化建设。

米兰市政府在冬奥会滑冰场馆阿萨戈馆举办了多场国际级别的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赛事,同时还将市区的一处知名篮球场改造成冰上运动场,用来举办冰壶和冰球主题活动,让更多的人能够体验到冬奥冰上项目运动的魅力。此外,米兰还和科尔蒂纳丹佩佐联合推出了文化冬奥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与冬奥和冰雪文化相关的展览、讲座、音乐会、电影节等活动,吸引游客来到米兰感受冬奥的浓厚氛围。

另外,2026年冬奥会延续了与巴黎奥运会官方合作商——美国“票务 + 酒店”服务供应商“现场”公司的合作,推出了冬奥会官方度假产品,目标瞄准高端消费者,提供包含赛事门票、酒店、餐饮以及特色旅游路线在内的旅行套餐。

每年的“米兰时装周”都会吸引世界各地的时尚达人蜂拥而至。借着冬奥的东风,许多意大利奢侈品牌在2024秋冬推出了冰雪主题产品,像乔治·阿玛尼、普拉达等品牌都主推高端滑雪服、雪镜与头盔等产品。《时尚》杂志商业频道分析指出,冰雪运动和旅游是2025年的热门消费领域,随着高净值消费者追求越来越精致的旅游体验,奢侈品牌正在向滑雪胜地扩张,以便进入不断增长的滑雪旅游市场,并且将其产品与奢华而独特的高山雪场生活方式联系起来。

【多元服务 打造冰雪引力】

距离都灵市区100公里左右的银河雪场区是由七大雪场组成的,这里的滑雪道长度累计超过400公里,拥有15家滑雪俱乐部和学校,能够满足从新手到高阶玩家的各类需求,每年吸引的游客超过1000万。在2026年冬奥会的共同举办地科尔蒂纳丹佩佐,多洛米蒂山雪场区拥有12座雪场、总长1200公里的滑雪道,那些举办过冬奥会赛事的雪道至今仍然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滑雪爱好者前来“朝圣”。

这两处知名雪场区距离都灵和米兰都有一定的距离,两座城市以及它们所属的上一级大区政府着力统筹开发滑雪旅游服务,目的是提高国际吸引力。

一方面,提供滑雪列车服务。意大利国家铁路公司推出了连接意大利北部滑雪区与中部、南部城市的“滑雪专列”,这些列车不仅能够直达距离滑雪场最近的车站,而且车厢内还特别设计了滑雪装备储存空间和烘干设备,以此来满足滑雪客人的旅行需求。作为2026年冬奥会官方合作伙伴,意铁在2024年底宣布,将围绕冬奥会比赛场地推出更贴合需求的班列计划。

另一方面,推广雪场通票服务。银河雪场区和多洛米蒂雪场区在多年的运营发展中形成了成熟的雪场通票机制,游客可以根据个人的行程计划,购买对应不同天数的通票,在同一雪场区内的所有雪场通用。各个雪场均提供可以实时监测缆车交通、雪道流量和用户滑雪数据的应用程序,这些数字化配套服务提升了滑雪游客的体验。意大利滑雪通票旺季平均价格约为每天64欧元,相比瑞士、法国等其他阿尔卑斯山脉周边国家的滑雪消费,性价比优势相当明显。

意大利北部地区的冰雪文化发展有着深厚的底蕴和多样的形式。都灵利用工业遗产与冬奥遗产联合开发转型为运动旅游城市,冰雪场馆再利用成果显著。米兰则借助冬奥契机在都市核心圈建设冰雪文化,与时尚产业联动。同时,雪场区的多元服务如滑雪列车和雪场通票等,也在提升意大利冰雪文化的国际吸引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都展示了意大利在冰雪文化发展方面独特的模式与魅力。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4989.html

(0)
购物狂魔购物狂魔
上一篇 2025年2月12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1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