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库车地震辟谣:勿信谣言

本文包含了三部分资讯,一是新疆库车地震的辟谣信息,二是对常见年货不能带上火车的科普,三是山东临沂公布的2024年网络辟谣十大典型案例。

新疆库车地震辟谣:勿信谣言

2025年2月6日

新疆库车地震辟谣:勿信谣言

新疆库车市地震辟谣:勿信不实信息

据中国地震台网消息,2月5日07时42分,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北纬41.23度,东经83.74度)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于荒漠区域,距塔里木镇政府约14.1公里、库车市城区约82.6公里,库车市城区仅有轻微震感。经库车市应急管理局核实,未接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然而,部分自媒体为吸引眼球、蹭流量,利用AI技术拼接与此次地震不符或救援旧图,发布库车市地震的不实图文、音视频等虚假信息误导公众。对于编造散布地震谣言、扰乱公共秩序并造成恶劣影响的行为,公安机关将依法依规严惩。广大网民应保持警惕,不要轻信和传播非正规来源、未经证实的地震信息。(来源:新疆网络辟谣)

新疆库车地震辟谣:勿信谣言

常见年货为何不能带上火车?背后大有学问

一些看似普通的物品,如仿真枪、烟花、散装酒等常见年货是不能随身带上火车的。就仿真枪而言,它们可不像看起来那么“无害”,有些仿真枪的子弹射程能达到一二十米远,足以打碎窗户玻璃或者穿透包装箱纸板,其危害性相当大。春节期间未玩耍完的小摔炮、小烟花等也不能携带。虽然这些烟花体积小,但潜在的燃爆风险不可忽视,尤其是在列车这样封闭且人员密集的场所,一旦遇到火源就会产生严重后果。列车运行过程中烟花受热或挤压极易发生爆炸和燃烧,所以烟花爆竹不论大小、多少都不允许携带。另外,自酿酒、药酒等“散装”酒也是旅客过安检时经常被拦下的物品。拆装白酒或者散装白酒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容易洒漏,列车高速运行时可能产生静电,一旦静电与洒漏的白酒接触,就会带来很大的消防安全隐患。(来源:央视网)

新疆库车地震辟谣:勿信谣言

山东临沂公布2024年网络辟谣十大典型案例

蛇年春节假期结束后,山东省临沂市网信部门公布了2024年网络辟谣十大典型案例。具体如下:

案例一:网传“郯城县人武部组织民兵在某驾校训练场地进行实弹射击演练”。经郯城县委网信办联合公安部门核查为不实信息,及时辟谣,净化网络环境,谣言发布者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

案例二:网传“中国有史以来最大工程开工”。平邑县委网信办联合公安部门核查为不实信息,及时辟谣维护公共秩序,谣言信息发布公司被公安机关依法予以行政警告。

案例三:网传“临沂市生态环境局向企业强行推售治理设施”。临沂市生态环境局兰山分局核查为不实信息,及时发布辟谣声明,防止公众受骗,有效维护公共秩序。

案例四:网传“办理鲁W靓号”。河东区委网信办联合公安机关核查为诈骗不实信息,及时发布案件通报,有效维护公共秩序,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案例五:网传“郯城县又淹死三个人”。郯城县委网信办联合公安机关核查为吸引流量编造的不实信息,及时辟谣,有效消除公众恐慌,谣言发布者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

案例六:网传“2024年7月7日临沂气象局开展二轮人工增雨作业”。郯城县委网信办联合公安部门核查为不实信息,临沂市委网信办通过“临沂辟谣平台”发布辟谣信息,有效解除公众疑虑,谣言发布者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

案例七:网传“2025年山东春晚在临沂招募志愿者”。《2025山东春晚》节目组及时辟谣,临沂市委网信办通过“临沂辟谣平台”发布辟谣信息,防止公众受骗。

案例八:网传“临沂滨河万达跨年夜有艾滋病患者针头扎人”。兰山区委网信办联合公安部门及时核查,确认为不实信息后发布辟谣信息澄清,有效消除公众恐慌。

案例九:网传“蒙阴县城西民用飞机场奠基仪式”。蒙阴县委网信办联合公安部门核查为不实信息,及时发布辟谣信息,维护公共秩序,谣言发布者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

案例十:网传“郯城一企业曾拟投资超230亿元建方舱医院”。郯城县委网信办核查为不实信息后,及时发布辟谣信息,有效维护公共秩序。(来源:“网信临沂”微信公众号)

本文总结了新疆库车地震的真实情况并对地震谣言进行辟谣,解释了常见年货不能带上火车的原因,同时详细介绍了山东临沂的网络辟谣十大典型案例,涵盖了从不实军事演练信息到春晚志愿者招募谣言等多方面的辟谣内容,提醒公众要提高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不信谣不传谣。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0808.html

(0)
FosterFoster
上一篇 2025年2月6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