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档(1月28日 - 2月4日)中国电影市场的情况,包括总票房、观影人次等数据创新高,档期内影片的票房表现差异巨大,有像《哪吒之魔童闹海》这样的爆款影片,也有表现不佳的影片,同时还阐述了影片背后影视公司的不同走势,以及在热门档期影片竞争背后的复杂因素等内容。
2025年的春节档无疑是中国电影市场的一场盛宴,它宛如一阵强劲的东风,大大提振了整个电影市场的士气。根据国家电影局的统计数据,在2025年春节档(1月28日 - 2月4日)期间,那成绩可是相当耀眼,总票房达到了95.10亿元,观影的总人次高达1.87亿,总场次数也有346.8万场,平均票价50.8元,直接就刷新了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和观影人次的纪录。而且,这股热度在春节假期过后依旧没有减退,截至2月5日13时35分,票房数字就像火箭一样冲破了100亿的关口。业内人士纷纷表示惊叹,原本以为能和去年春节档的表现持平就已经很不错了,谁能想到今年会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呢?在中国青年剧作家导演向凯看来,2025年春节档的火爆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以及各方的努力,这无疑是给电影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随着过去两年一系列库存片逐渐被消耗完,预计2025年将会出现不少精品电影。然而,在这看似繁荣的电影市场背后,具体影片的表现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在这个档期内,头部集中程度变得更加明显了。《哪吒之魔童闹海》就像是电影界的超级巨星,独揽大盘51%的票房,成为首部在春节档内票房突破40亿元的影片。而相比之下,预售排名第一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却后劲不足,成本高昂的《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更是遭遇了口碑滑铁卢,《蛟龙行动》则以档期内不到3亿元的票房成绩垫底。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市场表现,也直接反映在了影视上市公司的走势上。在蛇年的首个交易日,影视上市公司们的走势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动画电影领域的龙头光线传媒,就像是得到了幸运女神的眷顾,开盘就达到20%的涨停。但是北京文化、博纳影业就没那么幸运了,它们遭遇了跌停的厄运。中国电影、横店影视、金逸影视收盘的时候也跌超9%。2月5日,作为《哪吒之魔童闹海》的主控方,光线传媒发布公告称,截至4日,公司来源于该片的营业收入区间约为9.50亿元至10.10亿元(最终结算数据可能存在误差)。猫眼娱乐市场分析师赖力指出,由于今年春节档的影片基本上都是大体量的IP续作或者改编作品,所以在影片上映之前,几部影片的热度差距并不大,都有着不错的市场潜力。但是影片一旦上映之后,口碑就开始发挥关键作用了。尤其是《哪吒之魔童闹海》,凭借其出色的口碑迅速破圈,上映后连续四天强势逆跌,就像一个巨大的漩涡一样,对大盘造成了“虹吸效应”,最终成功刷新了中国影史春节档电影票房的纪录。事实上,近年来在热门档期,电影市场常常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而今年春节档这种头部集中度变得更高了。在春节档期内,除了《唐探1900》的票房超过22亿元之外,其他四部电影的票房均在10亿元以下,其中《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接近10亿元,《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近6亿元,《熊出没·重启未来》约5亿元,《蛟龙行动》不到3亿元,整体的分化情况非常明显。在春节档、国庆档这类头部热门档期,影片票房的竞争背后其实涉及到众多复杂的因素,像院线排片、宣传营销、平台打分等等。今年的春节档,“幕后”的竞争激烈程度丝毫没有减弱。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整个春节档内,《哪吒之魔童闹海》35.4%的排片占比贡献了50.8%的票房占比,其他五部影片都出现了票房占比与排片占比“倒挂”的情况,也就是票房占比低于排片占比,其中《蛟龙行动》排片占比最低仅6.2%,票房占比更低仅2.8%。随着《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的一路攀升,电影院里大量影厅都座无虚席,很多观众都希望影院能够多安排一些黄金时间场次,部分粉丝甚至直接跑到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的微博评论区喊话:“撕排片”。根据灯塔专业版的报告,大年初一的时候,《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的排片占比均超20%,随着后续票房走势的分化,《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排片占比持续提升至近50%,《唐探1900》排片占比相对稳定,其他影片排片则出现下滑趋势。根据电影票房的分账规则,除去3.3%的特别营业税和5%的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剩下的“可分账票房”将由片方、电影院和院线分得。综合猫眼和灯塔专业版的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分账票房中,片方可获得39.24%,影院为52.27%。从片方名单来看,《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出品方包括可可豆动画、光线传媒、光线影业、自在境界文化传媒、彩条屋,发行方为光线影业,中影数字联合发行,彩条屋负责宣传营销。穿透股权来看,彩条屋是可可豆动画的股东之一,而彩条屋是光线影业100%持股的公司,光线方面可以说是集出品、发行、宣传于一身。另外,可可豆动画和自在境界文化传媒的大股东均是杨宇,也就是“哪吒”系列的导演饺子,凭借这两部电影,饺子也成为了百亿票房导演。光线能从《哪吒之魔童闹海》获得的可不仅仅是票房收入,还有相关IP衍生产品所带来的授权销售收入,而这些收入目前还尚未结算。光线传媒近日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哪吒之魔童闹海》已经规划并陆续推出品类丰富、价格区间较广的衍生产品,包括潮玩、手办、雕像、卡牌、文具、食玩、徽章、立牌、出版物、毛绒产品、生活用品等。“唐探IP”系列4部影片总票房已超过100亿,《唐探1900》的表现基本符合预期,但票房暂时还不及之前的《唐人街探案》第二部(33.97亿元)和第三部(45.23亿元)。《蛟龙行动》失利的背后,博纳面临着巨大的现金流压力。之前,于冬曾在公开场合表示,《蛟龙行动》投资巨大,周期很长。市场此前传闻,该片的投资成本可能多达10亿元。然而,截至目前,该片的累计票房刚刚过3亿元。虽然博纳之前出品的“长津湖”系列获得了近百亿元票房,但是最近几年,博纳的业绩并不突出。2022年和2023年,博纳告别了持续多年的盈利,净利润分别为 - 7551.06万元、 - 5.53亿元,营收也分别下降35.6%、20.1%。2024年,博纳净利润预计亏损6.37亿元至8.81亿元。《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虽然目前票房已破10亿元,但还是不及预期。在“封神三部曲”中,目前已经上映的前两部合计票房超过36亿元。据媒体报道,2017年“封神三部曲”发布会现场,时任北京文化董事长宋歌透露该三部曲的总投资额将高达30亿元。然而,从业绩层面来看,2019年开始,北京文化便陷入了持续亏损。2024年,北京文化预计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1.33亿元至1.96亿元。最新公告显示,截至2月4日,公司来源于《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的营业收入约为9000万元 - 12000万元(最终结算数据可能存在误差)。《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以及接下来预期上映的第三部能否“翻身”,仍然充满着不确定性。近日,社交媒体上传出一则视频,在《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的路演现场,有观众在互动环节就影片口碑两极分化而质问导演乌尔善,场面一度十分尴尬。春节档期间,《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的人物塑造、电影特效、故事情节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少负面评价,目前该片的豆瓣评分已跌落至6.1分。此外,《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虽然在预售阶段一路领跑,斩获了超过3.5亿的票房,但上映之后票房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攀升,口碑也遭遇争议。目前该片累计票房约6亿元,猫眼、灯塔的预测总票房分别为6.55亿元、6.99亿元。对于这几部影片的表现,向凯分析称,很多影视公司都希望借助春节档“回血”,如果“回血”不成功,2025年的整年计划都有可能会受到影响而调整。对博纳来说,主旋律的标签深入人心,然而观众的消费情绪已经明显转变,公司也需要转变创作方向。“封神三部曲”制作成本巨大,对战线周期长的IP系列来说,内容制作需要不断革新和提升,《哪吒之魔童闹海》便是一个可以借鉴的例子。《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虽然预售票房很高,但不代表着影片内容质量和最终票房表现,不过中国电影作为行业龙头公司,受影响相对较小。
2025年春节档中国电影市场在票房和观影人次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背后影片的表现却分化严重。头部影片如《哪吒之魔童闹海》大获成功,而部分影片表现不佳,这也导致了相关影视公司走势的分化。同时,影片竞争背后涉及多种复杂因素,各影片在票房、口碑、排片等方面的表现相互关联,这些情况也反映出影视公司在创作、经营方向上可能需要做出调整。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0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