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新增就业目标展开论述。先指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1200万城镇新增就业预期目标与2024年一致且任务艰巨,强调就业的重要性,接着回顾2024年就业成果,然后阐述2025年就业面临的总量、结构等问题,最后提及应对就业问题的策略及重点群体就业的相关举措等。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城镇新增就业预期目标为1200万人以上,这一目标和2024年是一样的。要知道,今年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数量依然处于高位,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个任务的分量就更重了,这也鲜明地体现出就业优先的政策导向。
就业可是最基本的民生啊,它就像是经济的“晴雨表”,也是社会的“稳定器”呢。它一头连着发展的大局,另一头又紧紧牵动着亿万家庭,不管怎么重视它都不过分。
2024年的时候,我国成功完成了预期目标,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了1256万人,和上一年相比增加了12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的平均值是5.1%,这个数值在近年来处于相对比较低的水平。而且啊,连续多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都超过了1200万人。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能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还能让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这对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取得这样的成绩很不容易,但是任务依旧非常艰巨。从总量上来看,2025年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数量预计会达到1222万人,这比上一年增加了43万人,所以说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容量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在我国,大概有3亿农民工、2亿灵活就业人员,这么庞大的规模,在完善就业保障、提高就业质量方面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这就需要各方面的政策来助力护航。
比起总量的问题,结构性矛盾更加复杂,就业市场的新形势新变化也更难应对。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技术的快速迭代以及人口结构的改变,像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银发经济等新的就业“蓄水池”不断涌现。但是人才的供给却很难和市场的需求相匹配,存在着“有人没活干”和“有活没人干”的现象,个别行业甚至出现了超百万个甚至千万个人才缺口。
就业这个问题,说到底就是发展的问题。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能创造出200多万个就业岗位。只有把经济这个“蛋糕”做大了,经营主体活跃起来了,就业才会更加稳定。正因为如此,去年9月份,中央出台的第一个促就业指导性文件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就业促进协调联动”,把稳定就业提升到战略高度来全面考虑,通过产业带动就业,挖掘新的就业增长点。就像放水养鱼一样,实施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
不同的行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是有强有弱的,用工缺口也有大有小。2024年,我国服务业就业人数增加了700多万人,展现出了很强的就业带动能力。要千方百计拓展就业,就要引导更多的劳动者向服务业和其他用工紧缺的行业聚集,这样才能让人和岗位更加匹配。这离不开方便多样的培训、符合市场需求的职业教育、完善且实用的产教结合,也离不开各项配套的政策、制度、补贴,不能让劳动者在转型的路上被落下。
自从开春以来,一场又一场特色招聘活动,一趟又一趟务工专列的开通,一次又一次的就业帮扶行动,都给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群体等带来了关怀。重点群体可是就业的基本盘,稳住了重点群体,就相当于抓住了就业的关键之处。同时,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权益保障,这也是稳定就业的重要举措。按照部署,今年要以更大的力度来稳定和扩大就业。相信只要各方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把就业这个民生大事办好。
本文总结了我国就业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首先回顾了2024年就业成果,体现就业形势稳定来之不易。接着指出2025年就业任务艰巨,包括总量上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加,还有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规模庞大带来的就业保障难度。同时结构性矛盾复杂,人才供需不匹配。最后阐述应对就业问题的多种方式,如以经济发展带动就业、引导劳动者向特定行业聚集、关注重点群体就业、健全就业服务体系等。各方合力才能解决就业这一重要民生问题。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1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