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油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的生产成果,包括累计生产天然气和凝析油的数量,重点强调其高产稳产状态。同时深入阐述“深海一号”高产稳产离不开建设期的技术攻关和创新,详细介绍了在钻完井方面我国取得的技术突破,还介绍了“深海一号”气田的基本情况以及开发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解决办法,最后指出“深海一号”成功开发的意义以及中国海油未来的计划。
中国海油于近日向外界宣告了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在生产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其累计生产的天然气总量已经超过了100亿立方米,凝析油的产量也超100万立方米。特别是在2024年,天然气产量达到了超32亿立方米,并且连续3年都保持着30亿立方米以上的产量,一直维持着高产稳产的良好运行态势。
“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之所以能够一直保持高产稳产,这和它在建设期进行的高水平深水钻完井技术攻关以及技术创新是分不开的。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研究总院的总工程师李中为我们详细介绍了相关情况。在钻完井这个重要的方面,“深海一号”气田的成功有着非凡的意义,它表明我国已经完全掌握了1500米级深水开发井自主设计和高效作业的能力。而且“深海一号”二期工程还实现了1000米级深水高压大位移开发井钻完井技术的新突破。这两个项目克服了诸多技术难题,像深水复杂井安全钻井、井筒完整性、储层保护、高效防砂、智能完井等方面的技术难题都被攻克,这使得我国的深水钻完井技术整体提升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深海一号”气田是我国海上首个自营深水大型气田,其开发建设分为一期和二期。这两期项目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加起来超过了1500亿立方米。“深海一号”气田的作业条件极为苛刻,最大作业水深超过1500米,最大井深超过5000米,地层最高温度能达到138摄氏度,地层最大压力超过69兆帕,这个压力相当于家用高压锅工作压力的1000倍。可以说,它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回顾2014年,当“深海一号”气田被发现的时候,我国在深水开发井作业方面缺乏经验,开发经济门槛高是当时气田开发面临的一个重大障碍。不过,李中带领着他的团队坚持不懈地进行攻关,成功建立起了深水开发钻完井设计技术体系,从而形成了1500米级水深油气田开发钻采的整体设计能力。
随后开发的我国首个深水高压气田“深海一号”二期工程又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它不但要实现从深水常规气井向深水高温高压气井的技术跨越,而且还要在提高质量和效率的同时达到开发经济门槛。
据李中介绍,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研究总院的深水钻完井攻关团队经过努力,最终成功破解了深水高压气田开发的钻完井核心技术难题,高质量地完成了钻完井设计,实现了从源头降本,也就是“工期 + 费用”双降,为深水高压气田开发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李中表示:“‘深海一号’大气田的成功开发意味着我国深水钻完井设计能力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与巴西、墨西哥湾、圭亚那等全球深水海域的作业效率相比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这为我国南海深水油气资源的自主勘探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如今,走向深海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油气工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即从常规资源走向非常规资源、从陆地走向海洋。近年来,随着中国海油深水业务在全球范围内的布局,油气勘探开发正在从“资源主导”向“技术主导”转变。在“深海一号”勘探开发之前,国内并没有自主勘探开发超深水气田的先例,中国海油的深水钻完井技术团队几乎是从零开始起步,在攻克了像深水复杂井安全、高效钻井等多项技术难题的同时,还探索建立了深水高温高压钻完井技术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
中国海油还表示,在下一步的发展计划中,公司将按照预定计划有条不紊地推动更多的深水油气开发项目实施,在努力实现国内深水油气产量持续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深海一号”能源站作为深海大型科研综合实验平台的关键作用,从而为发展海洋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贡献更大的价值。
本文总结了中国海油“深海一号”气田的高产稳产成果,阐述了其背后离不开的技术攻关和创新。从钻完井技术突破到攻克多项技术难题使我国深水钻完井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介绍了气田开发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式,强调了“深海一号”成功开发的重要意义,最后点明中国海油未来推动更多深水油气开发项目实施的计划。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9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