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基本建成 应急物资保障:应对自然灾害的坚实后盾

我国今年自然灾害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应急管理部在应急救灾物资保障方面的工作进展。包括基本建成全国各级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破解中央和地方应急物资的相关问题、统一规范标识、开展技术标准研究、建立政社协同保障机制以及为应对大震巨灾所做的物资储备下沉等内容。

新华社北京2月2日消息(记者周圆),预测表明,今年我国自然灾害的形势依旧严峻。应急管理部救灾和物资保障司司长陈胜称,应急管理部朝着构建大安全、大应急框架的方向努力,加速应急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及其能力的建设,提高极端灾害发生时应急物资的保障水平。当前,全国各级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大体已经构建完成。

陈胜在近期举办的应急管理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为了解决中央和地方应急物资“各自为政”的问题,去年,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并实施了进一步加强应急抢险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至此,全国各级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基本建成,储备物资能够满足应急响应的需求,提前达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

相关部门统一规范了全国应急救灾物资的标识,开展了针对中央救灾物资的25项技术标准研究,新增加了新型取暖炉等多种符合新标准的物资采储,进一步扩充并提升了中央救灾物资的种类和品质。同时,还建立了应急物资的政社协同保障机制,推动物资保供、物流保通等相关机制的健全。

另外,为了妥善做好应对大地震等巨大灾害的救灾物资准备工作,应急管理部门推动将中央救灾物资向地震重点危险区域下沉储备,实行中央救灾物资“县管、乡储、村用”的模式,增强云南、四川等9个省份在“三断(断路、断电、断网)”情形下的物资保障能力。

我国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应急管理部积极作为,在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取得诸多成果,如建成各级储备体系、解决中央地方物资问题、规范标识、开展标准研究、建立协同机制和针对大震巨灾的物资储备下沉等,这有助于提升我国应对自然灾害时的应急物资保障能力。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8487.html

(0)
东海凝丝东海凝丝
上一篇 2025年2月3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