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青花椒在新春佳节出现在火锅馆被食客喜爱的场景,进而引出江津对青花椒深加工的情况。不仅介绍了青花椒啤酒和花椒护肤品等深加工产品,还阐述了青花椒价格震荡的原因,以及江津在青花椒深加工领域不断探索,从调味品到休闲食品、护肤品,未来还将涉足医用领域等多方面的发展成果和潜力。
“老板,再给我们拿几瓶过来。”“好嘞!”1月31日晚,新春佳节的氛围正浓,重庆两江新区的一家火锅店内人头攒动,食客们挤得满满当当。此时,一款绿色包装的青花椒啤酒备受欢迎,成了大家的心头爱。一位美食爱好者举起酒杯赞道:“喝下去的时候,仿佛能感受到花椒那种原始的椒香,口感特别醇厚呢。”
这款来自江津的啤酒,很是巧妙地把江津九叶青花椒那独特的风味和精酿工艺融合到了一起。如此一来,小小的青花椒就有了更多的用途,身价也跟着提高了不少,这对江津花椒产业链的拓展和升级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实际上,江津在青花椒的深加工方面所做的可远远不止这些。经过这几天的采访,记者都不禁有些惊讶了,一颗小小的青花椒,居然已经衍生出了三大品类,而且品种多达70多个,并且还在不断地发展出新的产品。
“椒虑”之下的应对办法
“从去年上市到现在半年多的时间,我们已经卖出了30多吨啤酒,产值差不多有百万元了。”重庆零九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王波介绍说。他是“江津花椒”中式小麦精酿啤酒(以下简称“青花椒啤酒”)的主要生产和销售商,同时也是开发花椒面膜等护肤品的合伙人之一。
“别看现在卖得挺好的,但是当初开发这个产品也是无奈之举啊。”王波来自江津区花椒种植大镇李市镇,他向记者说出了实情,“这几年,青花椒的行情越来越差,不管是卖保鲜椒还是干椒,都赚不到多少钱了。所以我就想通过深加工的方式来缓解这种‘椒虑’。”
李市镇黄桷村的椒农王大全种九叶青花椒都快10年了。前些年,青花椒的价格一直在涨,干花椒(一般5斤鲜花椒能晒出1斤干花椒)的价格甚至一度涨到了60元/斤的历史高位。这让他不断地扩大种植规模,到现在已经发展到15亩了。
但是形势很快就发生了变化,近几年花椒的价格持续走低。鲜花椒的单价甚至跌到了3元以内,干花椒的单价也一直在16 - 17元之间徘徊。王大全感觉有些进退两难:15亩的青花椒,光靠他和老伴两个人是种不过来的,可是请人来种的话又非常不划算。他甚至都有过把花椒树砍掉的想法,不过举在空中的铲子最终还是没有砍下去。
花椒价格的波动,和供求关系有着直接的联系。江津区花椒首席专家团队成员、高级农艺师苏家奎告诉记者,全国花椒主产区的产量已经接近60万吨了,这大大超过了国内每年的市场消费量,所以才导致了价格低迷。“解决的办法不是没有,一个是出口,另一个就是加工,尤其是加工更为重要。”苏家奎说道,“花椒浑身都是宝啊,果皮、籽、芽、叶、枝都有利用价值。”
从“食在花椒”到“美在花椒”
有了思路之后,江津就开始谋划布局了。
比较常规的做法就是把花椒加工成花椒油、花椒酱。在这类产品里,花椒仍然是主角,虽然实现了从农产品到调味品的转变,但是附加值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提高。“毕竟一瓶花椒油,够很多家庭吃小半年的呢。”苏家奎说。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让花椒当配角,比如说花椒鸡、花椒鱼、花椒兔等产品。在“青花椒IP”的加持下,这些美食有了更独特的记忆点,所以销量更高了,这也意味着青花椒开始进军美食赛道,并且通过自身的品牌效应为地方风味美食增添了力量。
随着这些初级产品取得成功,江津开始探索附加值更高的产品,啤酒就是其中之一。“去年,我们在国外看到了一款哈瓦那辣椒啤酒,既然辣椒能做啤酒,花椒肯定也可以啊。”来自江津区德感工业园的重庆渝津精酿啤酒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回来之后他们就抓紧研发,最后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对花椒成分进行了成功分类,只取其香不取其麻,在去年4月推出了“独椒show青花椒啤酒”。
王波也是青花椒啤酒的先锋人物之一。他告诉记者,花椒啤酒的原料主要是小麦种子、大麦种子、啤酒花和花椒,一瓶啤酒大概只用10颗花椒,但是售价达到了28元/升,这让花椒的身价一下子提高了很多。“当然了,花椒成品的选择、花椒和精酿啤酒融合的时机都非常有讲究,而且在生产和灌装的过程中要做到百分之百隔氧,这样才能保证花椒的风味不会流失。”
护肤品则是另外一个故事了。去年,在入驻江津的露珠生物科技(重庆)有限公司的技术支持下,九叶青花椒中富含的山椒素被成功提取出来了,这是一种可以减轻光损伤的修复因子,在护肤品应用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利用这个发现,去年上半年江津研发出了“木叙”系列的沐浴露、面膜、护手霜等产品,试销售一个月就卖出了1000多套,在小红书、视频号、抖音等平台上线销售之后,每天的成交量都有上千单,花椒的价值增长了十几倍。
到这里,江津青花椒的深加工已经横跨了调味品、休闲食品、护肤品三大应用领域,再加上保鲜花椒,它的小品类多达70多种,真的是实现了“七十二变”。
今年有望实现“医在花椒”
尝到了精深加工的甜头之后,江津区进行了相关的部署。比如说,由政府出资,在多个花椒种植基地建设了村级加工中心,目的就是在源头把鲜花椒进行初级处理,以便于进一步加工。
记者在李市镇黄桷村的加工中心看到了一整套干花椒加工设备。“村民们把鲜花椒采摘下来之后就送到这里烘干,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约了成本,种植的利润也就相应提高了。”该村党委书记、主任王刚介绍说,村里还配套建设了3200立方米的冻库,花椒可以就地储存,方便加工企业取用。
苏家奎说,随着对花椒研究的不断深入,他们又发现了花椒的其他价值。“医用领域就是我们的下一个突破口。”他告诉记者,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发现,青花椒的提取物可以加工成皮肤消毒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替酒精;另外,用青花椒制作的风湿药膏,也有望成为江津区中医院的院内制剂,仅仅这两项每年的产值就能达到3亿元。
精深加工还能把花椒“吃干榨净”。记者了解到,过去花椒的枝干几乎没什么用,但是现在可以把它打碎做成食用菌菌包。“尤其是作为金针菇的菌包,长出来的金针菇是金黄色的,每斤能多卖1 - 3元。连带菌包的价格也跟着涨了,现在达到了800元/吨,这可真是变废为宝了。”苏家奎说。
花椒叶的价值更明显——江津正在探索把叶子打成粉作为饲料添加剂,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花椒叶蛋白含量高的优势,从而代替豆粕。根据测算,这个新产品的价格可以达到2800元/吨,而江津全区花椒叶粉的价值高达10亿元。
“据说,韩国人很喜欢吃花椒籽油,在那边50毫升就能卖到130元。”苏家奎拿起一颗青花椒说,“找个机会,我们也往那边送点花椒籽油过去。”
本文总结了江津青花椒在面临价格波动的情况下,通过深加工的方式开拓多种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应对“椒虑”到不断拓展产业边界,在调味品、休闲食品、护肤品等领域取得成果,并且未来有望在医用领域有更大发展,同时在花椒枝干、叶子等方面也挖掘出了新的价值,全方位展现了江津青花椒深加工的多元潜力。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7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