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带您走进中国铁路广州局海口机辆轮渡段三亚动车运用所,了解春运期间动车检修工作背后的故事,包括地勤机械师的艰辛工作、机器人检测、螺栓检测等内容,以及他们在工作中秉持的细致与温度。
时针悄然指向凌晨1点,那些在春运期间忙碌奔波了数日的“和谐号”与“复兴号”列车,在一群地勤检修人员的精心照料下,就像被注入了新的活力,重新恢复到最佳状态,静静地等待着再次投身于春运的繁忙运输之中。
春节的时候,记者来到了中国铁路广州局海口机辆轮渡段三亚动车运用所进行探访。在这里,记者还“客串”了长达4个小时的地勤机械师呢,亲身体验之后,才深深感受到这项工作的无比艰辛。
地沟检测机器人配合机械师对动车组实施精准检测。(黎多江 摄)
当机器人进行检测工作的时候,记者打开与之相连的平板电脑,就在这时,一项提示预警刚好传了过来。预警信息显示机器人发现了疑似故障,并且已经自动生成了维修报告。记者把图像放大并仔细确认之后,旁边的机械师马上通过对讲机发出了维修指令,检修人员仅仅在几分钟之内就到达了指定位置,并且立即开始维修工作。
“在动车组检修工作里,最困难的部分是什么呢?”趁着维修的间隙,记者向身边的“95后”机械师张宝银提出了这个问题。他思考了一会儿回答说:“这需要我们一直保持高度紧张的状态,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才行!”原来啊,在过去的5年里,他每次作业的时候都必须确保每一个零部件都没有异常情况,也没有松动现象。特别是春运期间,客流量大幅度增大,列车的运行频次也增加了很多,在这种情况下,机械师们所承担的工作量和压力就可想而知了。
很快,检修组的工班长李钥提醒记者进行螺栓检测。记者看到,螺栓、垫片以及它们的固定位置都被划上了黄色的条状记号,如果这些记号出现偏离的情况,那就说明螺栓可能松动了。记者开始“上岗”工作之后才发现,原来每组动车组都有上万颗螺栓,而检测这些螺栓几乎全要依靠肉眼一颗一颗地去“盯着”排查。还不到半个小时,记者就觉得头晕眼花,眼泪也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
地勤检修人员正在动车组底部进行检修作业。新华社记者 陈凯姿 摄
“我们的工作不但要非常细致,而且还要充满温度,用心服务体现在每一个细节当中。”黄东贵这样说道。他还提到,在今年的春运期间,三亚动车所开展了动车组专项整治工作,对动车座椅靠背的功能和性能进行了反复的检测检查;同时,还对盥洗室的出水温度进行持续监测,目的就是要确保水温适合人体。
“我们的使命就是要让旅客拥有一段美好的旅程,平安地到达目的地。”黄东贵坚定地说道。(记者陈凯姿)
春运期间三亚动车运用所地勤检修人员的工作。包括机器人检测、机械师的坚守、螺栓检测的艰辛等,还体现了他们工作中的细致和温度,最终目的是让旅客平安舒适出行。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7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