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邹澜在新闻发布会上关于央行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相关举措。阐述了央行去年创新设立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以及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这两项工具的实施进展情况,包括操作金额、资金用途等,还提到了对相关政策安排的优化以及未来的展望等内容。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邹澜于23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为推动资本市场朝着稳定的方向发展,央行在去年创造性地推出了两项重要工具,分别是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还有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当前,这两项工具的实施进程颇为顺利,它们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以及提升市场信心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邹澜称,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已经开展了两次操作,其合计金额达到1050亿元。其中,去年10月进行的操作涉及金额为500亿元,这些资金已全部投入到融资增持股票之中。而今年1月操作的550亿元,行业机构也已经能够随时用于融资增持股票。在诸多政策的支持下,证券公司自营股票投资规模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经过数月的磨合,这一工具在各个业务流程方面都已经极为顺畅。在充足的政策空间以及《实施方案》的带动下,其业务规模和响应速度都有望获得较大幅度的提升。
邹澜介绍说,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也在市场上大受欢迎。为了进一步发挥政策工具在稳定资本市场方面的作用,人民银行紧密结合市场的关切之处,不断地优化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的政策安排。特别是针对贷款比例、期限等核心政策要素,进行了积极的调整。申请贷款时的自有资金比例要求从30%降低到了10%,贷款的最长期限由1年延长到了3年,并且鼓励银行发放信用贷款,以方便银行开展贷款业务,从而充分满足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融资需求。
“就在前些天,人民银行和证监会还专门召开了座谈会。在座谈会上,金融机构普遍持有这样一种观点,即主动开展市值管理的上市公司往往是经营效益良好、管理层对自身业务发展充满信心的优质企业。如此一来,股票回购、增持贷款很有希望成为银行业新的业务增长点。”邹澜表示。
邹澜还表示,金融机构会以政策工具的实施为契机,充分发挥自身的客户和网点优势,持续不断地完善对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全方位、综合性的金融服务,最终达成银行和企业共同发展的目标。截至目前,金融机构已经和近800家上市企业及主要股东达成了合作意向,已有超过300家上市公司公开表明打算申请股票的回购、增持贷款,金额上限超过了600亿元,其中市值百亿以上的公司占比超过了四成,贷款按照利率优惠原则定价,平均利率水平大概在2%。
邹澜表示,在接下来的阶段,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依据前期的实践经验以及业务开展的实际情况,持续优化相关政策,提高工具使用的便利性,在合适的时机推动工具的扩面增量,相关企业和机构也能够根据自身需求随时获取足够的中长期资金用于增加投资。
本文总结了央行在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方面的努力,详细阐述了两项工具即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的进展情况,包括操作金额、业务流程优化、政策调整以及市场反应等多方面内容,同时也提及了未来的发展规划,如优化政策、推动工具扩面增量等,展现了央行在稳定资本市场方面的积极态度和有效举措。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