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于2月1日对我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我国采取多维度反制措施,包括对部分美国商品加征关税以及向世贸组织提出磋商请求。同时指出美国这种单边主义做法引发与贸易伙伴的信任危机,而多边合作才是各经济体的最优选择,中国是国际秩序的坚定维护者,可联合各国反对美国的单边霸凌行为。
美国东部时间2月1日,美国政府任性地宣布对我国输美产品加征10%的关税。这一行为可不简单,它不仅仅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最基本的义务要求,更严重的是,它把国际合作中的互信基础给破坏得一塌糊涂。北京时间2月4日,我国政府可不会坐视不管,马上宣布在世贸组织起诉美国的加税措施,并且决定从2月10日起对部分美国商品加征相应的关税。要知道,美国的单边主义做法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进一步升级。所以,我国得从多个方面发力,来反击美国这种经济霸凌行为,从而维护那种有韧性的多边合作机制,达成国家之间更加平等的合作关系。
我国实施多维度、多层面且具有靶向性的反击举措
我国宣布的加征关税清单那可是很有讲究的。对美国的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的关税,而对美国的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等商品则加征10%的关税。为什么要对不同产品设置不同的关税呢?这里面大有学问。这些产品对应的美国产业在中国有着核心的市场利益,这样做既能精准打击美国相关产业,又能避免过度反应,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与此同时,日内瓦时间2月5日,我国就美国单边关税措施向世界贸易组织(WTO)争端解决机制提出了磋商请求。这是对美国单边关税行为的多边层面的反制措施。我国希望通过WTO争端解决机制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用实际行动捍卫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
总的来讲,中国的反制措施是很克制且精准的,而且还为未来的对话磋商留有余地。中国的反制措施,一方面尊重多边机制,维护合作的空间;另一方面通过单边反击保证措施的时效性,通过多边反制让国际法治的希望得以延续,这体现了中国长远的战略眼光以及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气度。
美国频繁以关税施压,导致与贸易伙伴产生信任危机
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像加拿大、墨西哥等,都对特朗普政府那种威胁式的加征关税行为表示反对和不满。由于在经济和产业链方面高度依赖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是迫不得已才配合美国针对非法移民和芬太尼的行动,这样才暂时避免了美国对其产品加征25%的关税。可是,信任的基石一旦出现裂缝,必然会引起政策和市场的变化。比如说,本田汽车原本在墨西哥产量的80%都是销往美国的,但是它也声明了,如果关税长期存在,就会考虑转移产能。加拿大著名银行家Mark Garney更是直言不讳地说,特朗普政府的行径就是赤裸裸的“霸凌”,加拿大人可不是好欺负的,绝对不会妥协。
美国现在的做法让所有国家都看清了它的行事本质,那就是为了自身利益可以毫不留情地牺牲其他国家的任何利益。美国这种做法必然会引发更多层面的反噬效应。所以,各个国家应该团结起来,共同反制这种完全不顾人类社会整体发展利益的行为和思潮。
多边合作依旧是各经济体的最优抉择
不管是在货物领域的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芯片产业,还是在服务领域的金融、教育、医疗,各个国家之间都已经相互依赖、彼此依存了。如果在生产端或者消费端把任何一个经济体排除在外,都会降低生产效率,损害共同的福祉。
从国家发展战略的角度来看,想要在高新科技领域一直保持绝对的“领头羊”地位,虽然短期内能获取丰厚的垄断利润,但从长远来说,人类的发展不是以一个人或者一个国家为单位的,而是以整个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为目标。美国为了自己的私利,毫无节制地打压其他经济体,排除竞争,搞“唯美独尊”,这是违背人类发展规律的,所以必然会失败。
只有依靠多边机制,遵循市场规律,开展公平的竞争与合作,才能增强各个国家的产业链韧性。一直依附于美国的经济霸权,必然会随时面临被“卡脖子”的危机,也必然要遭受美国的单边霸凌行为。对于各个国家来说,不管在哪个大洲,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这个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了国际共识。
中国作为国际秩序的坚定维护者和参与者,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反对特朗普政府的单边霸凌行为,倡导各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努力发展多边合作机制,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
本文总结了美国加征关税的单边主义行为及其危害,包括破坏国际合作互信、引发与贸易伙伴的信任危机等。同时阐述了中国的反制措施,包括关税反击和多边机制下的应对,体现出中国反制的克制、精准和战略眼光。强调了多边合作是各经济体的最优选择,而中国在维护国际秩序、反对美国单边霸凌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4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