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退役军人潘桂林的创业故事。潘桂林出生于益阳安化芙蓉村,家中有世代制茶的祖业。她有部队服役经历,退役后回乡投身茶叶产业,克服诸多困难,通过创新销售模式和多种举措带动家乡发展。
在兵员大省湖南,处处都有积极向上的力量在涌动。就像退役军人潘桂林,她的故事如同星星之火,正在家乡的土地上渐成燎原之势。潘桂林1993年出生于益阳安化芙蓉村这个茶叶资源丰富的地方。她的家族从姥爷那代起就在芙蓉山上开垦山地、培育茶树、制作黑茶,家中有着深厚的制茶底蕴。2013年,年轻的潘桂林选择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在驻港期间,她积极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多次组织香港学生爱国夏令营,如同一条坚韧的纽带,将两地的情感紧紧相连。2018年退役后的潘桂林,换上了茶服,毅然回到家乡的大山之中,与父亲一起坚守家族的茶叶祖业。从繁华的香江之畔回到宁静的家乡茶园,那曾经熟悉的部队嘹亮号角声,被山中清脆的鸟鸣声所取代。她开始与茶叶相伴的日子,与村民们一同分享着芙蓉山上弥漫的茶香。在父亲的耐心引导下,潘桂林逐渐对茶行业有了深入的了解。她心中怀着一个美好的愿景:“就想继承父亲的做茶理念,坚持做好茶,把茶厂办成一个百年茶企,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然而,创业之路布满荆棘。潘桂林回忆说:“刚回来的时候也是很迷茫,不知道从哪一步开始做,当地的农民也不理解,觉得我白白净净的,地都没有种过,茶都没有采过,就在这里教导别人。”但潘桂林并没有被这些话语所击退。在父亲的进一步引导下,她去亲身体验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从最基础的层面开始深入了解村里的情况,一家又一家地走访农户。通过深入了解,潘桂林发现了村里茶叶产业存在的问题:“虽然村民们经常采茶,但是茶叶品质不高,对茶叶的认识不到位。”她意识到,茶叶生产量大于销售量,产品滞留严重,这是导致资金回流过慢的主要原因。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潘桂林专门到外面学习茶叶销售、种植采摘等相关课程,不断摸索,终于找到了将企业与当地人民需求相结合的办法。她开创性地提出“互联网 + 线下”的融合销售模式,借助当下流行的直播带货潮流,迅速拓宽了市场销路,引领茶产业转型升级。就这样,逐步建立起了一条“农户 + 茶厂 + 直播平台 + 客户”的完整产销链条,有效地解决了农户在加工技术知识培训和销售方面的问题。同时,潘桂林还不忘自己退役军人的身份和社会责任。她在村里创办“退伍军人之家”,为退役军人提供技能培训与补贴支持,用科技的力量为大家赋能增收。如今,芙蓉村的茶园焕发出新的生机。越来越多的茶客和游客被吸引而来,他们在这里做茶、收茶、参观游览。游客们可以采茶叶、看云雾、游瀑布、品尝野生菜,还能一对一领养土鸡土鸭,玩得十分尽兴。采茶、品茶、游茶园、住茶园民宿成为游客体验茶园乐趣的新选择。为数不多的几栋木屋民宿一到节假日都是“一房难求”。在旅游旺季,茶园基地里还有正在直播的网红主播们,一边展示采茶过程一边与屏幕前的观众互动,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般感受采茶乐趣。潘桂林说:“作为军人,保家卫国是我的使命;作为农村的孩子,我也有责任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把家乡的茶叶产业做大做强,和乡亲们一起走上富裕、繁荣的乡村振兴之路。
潘桂林作为退役军人,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克服创业初期的迷茫与村民的不理解,深入调研解决茶叶产业问题,创新销售模式,还不忘退役军人的社会责任,带动了家乡茶叶产业的发展和乡村振兴,她的故事展现了退役军人的坚韧与担当。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6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