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上午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有关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情况,包括证监会和金融监管总局相关人员的发言内容等。
1月23日上午,国新办举办了一场新闻发布会,主题围绕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以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会上相关人员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证监会主席吴清在会上透露,会抓紧推动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落地,此次试点规模不会低于1000亿元。并且,在现有的基础之上,要引导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扩大A股的投资规模,提升实际投资比例。其中特别提到,从2025年开始,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每年新增保费的30%将用于投资A股。这无疑是给资本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规模预期。
在中长期资金入市方面,明确了不少硬指标。吴清还表示,会逐步扩大企业年金的覆盖范围,支持那些具备条件的用人单位探索放开企业年金个人投资选择,鼓励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人开展差异化投资。同时,也要引导督促公募基金管理人稳步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目标是力争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在未来三年里每年至少增长10%。
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在发布会上也有重要发言。他指出,要进一步优化完善保险资金投资政策,鼓励保险资金稳步提升股市投资比例。大型国有保险公司要发挥“头雁”作用,像之前提到的,力争每年新增保费30%用于投资股市,而且要让保险资金投资股市比例在现有基础上继续稳步提高。据他介绍,当前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已经超过4.4万亿元。从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情况来看,股票和权益类基金投资占比为12%,未上市企业股权投资占比9%。
证监会主席吴清还提到,六部委最新印发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这一方案聚焦公募基金、商业保险、社保基金、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过程中的卡点堵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举措。这些举措不仅着眼于当下,确定了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提高投资规模和比例等内容,更是从长远角度出发,重点引导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
本文总结了国新办发布会上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包括证监会和金融监管总局在保险资金、企业年金、公募基金等方面的规划和目标,这些举措对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将有助于各类中长期资金更多地进入市场。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