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9日(乙巳蛇年正月初一)香港大埔林村许愿广场举行的“香港许愿节2025”活动。介绍了活动中的抛“宝牒”这一传统习俗的相关情况,包括“宝牒”的样式、许愿流程,还讲述了市民、游客以及香港特区政府官员参与活动的情况和他们的心愿等。
中新社香港1月29日电,有这样一个独特的场景:小小的红色心愿卡,被唤作“宝牒”,用彩带与代表“大吉大利”的福橘工艺品相连,然后奋力抛向天空。只见“宝牒”在空中划出一道抛物线,稳稳地挂在仿真许愿树上。这,正是香港民众正月初一的过年习俗之一。
在29日这个乙巳蛇年的正月初一,香港大埔林村的许愿广场热闹非凡,“香港许愿节2025”正在盛大举行。众多香港市民纷纷前来抛“宝牒”、许下心愿,以此开启新年的第一天。
林村的许愿树可是有着百余年的悠久历史呢。传说在过去,到附近天后庙祈福的人们,会把许愿“宝牒”系上重物,抛到周围的树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就慢慢变成了一种习俗传承下来。
现在的许愿节上,“宝牒”已经统一了样式。它的一面是有着30多个选项的“心愿菜单”,另一面则是供访客自由发挥的留白区域,而且连接“宝牒”的重物也换成了福橘工艺品。
1月29日,“香港许愿节2025”在香港大埔区林村许愿广场举行。图为民众往许愿树上抛“宝牒”。 中新社记者 刘大炜 摄
早上8时30分,许愿广场正式向公众开放,购买许愿“宝牒”的摊位前很快就排起了长队。在队伍中的叶先生告诉中新社记者,他们一家三口几乎每年都会来林村抛“宝牒”,开启新年。今年对他家来说比较特殊,因为女儿即将参加中学入学考试,所以除了希望家人身体健康,也盼望女儿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领取许愿“宝牒”后,在“宝牒”的空白处写下愿望,就可以挑选一个好位置把它抛向许愿树了,只有“宝牒”挂在树上不掉落,才算是完成了许愿和祈福的流程。这看似简单的动作,要想让“宝牒”稳稳挂在树上不掉下来,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市民陈女士说道:“我们试了四五次才成功呢。”她还说,离许愿树越近,成功的几率就越大。“还有一种说法是,‘宝牒’抛得越高,心愿就越容易达成,我想我们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说完,陈女士还向记者指了指她抛在高处树枝上的“宝牒”。
在许愿广场体验过抛“宝牒”之后,民众还可以在许愿池里点上许愿莲花灯,或者在装饰着彩色灯笼和风车的小径上挂上写满心愿的“诚心锁”,也可以到周围的新春市集去挑选自己喜欢的商品。市集里卖风车的摊主朱先生告诉记者,他明显感觉到今年的客流量比去年多,而且天气也很好,“我想今年一定会有个好的开始,‘旺丁’又‘旺财’。”
当天的活动也吸引了很多海内外游客前来。来自英国的查尔斯对记者说,这是他第一次在春节期间来香港旅游,他听说林村许愿树很有名,于是也试着把自己的愿望写在心愿卡上抛到树上。他希望在这几天能多体验一些传统的年俗活动,深入了解中国年。
1月29日,“香港许愿节2025”在香港大埔区林村许愿广场举行。往广场中央的许愿树上抛“宝牒”是许愿节的重点活动,吸引了大批民众前来。图为香港市民在许愿树前合影。 中新社记者 刘大炜 摄
当天,香港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罗淑佩也来到林村参加祈福点灯仪式,并且尝试抛许愿“宝牒”。在仪式结束后会见媒体时,罗淑佩说这是她第一次抛“宝牒”,没想到一次就成功了。当被问到“许了哪些愿望”时,她笑着说:“我比较贪心,‘宝牒’上的很多祝福语,我都选了。希望能把祝福送给每一位市民。”
临近中午,来往林村的市民仍然络绎不绝,广场中央的许愿树上已经挂满了“宝牒”,就像“结”出了累累硕果。人们面带笑容地和同伴讨论着新年愿望,都希望在蛇年有一个美好的开始。(完)
文章围绕“香港许愿节2025”展开,重点讲述了香港大埔林村许愿广场上民众抛“宝牒”许心愿的活动。从活动的历史渊源、“宝牒”的样式变化,到不同人群(市民、游客、政府官员)参与活动的情况以及他们各自的心愿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报道,展现了香港民众在新年通过传统习俗表达对新一年的美好憧憬。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5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