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食堂兴起:为老人打造便捷幸福的用餐体验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街道的一家老年食堂,由员工食堂转变而来,为周边社区老人提供营养均衡且价格实惠的饭菜。阐述了老年食堂的菜品、价格优惠,还提到食堂在菜品制作上为满足老人需求所下的功夫。同时也讲述了随着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推进,全国老年助餐点不断增加,社区老年食堂成为便民助老的重要力量。

临近中午时分,在北京西城区月坛街道上,70多岁的陶阿姨按照惯例,来到了京铁生达“父母食堂”享用午餐。瞧,食堂里的菜品可丰富了,有诱人的盐水大虾、可口的木须肉、美味的菠萝鸡块、清爽的清炒小油菜,再搭配上红薯、杂粮包等主食。仅仅花费20多元,陶阿姨就能品尝到一顿营养搭配十分均衡的“五菜一汤”,这可真是性价比超高啊。

中铁旅集团生达大厦的工作人员冯琦向记者透露,这家“父母食堂”原本是仅供内部员工用餐的食堂,并不对外开放。然而,为了切实解决周边社区老人们面临的吃饭难、吃不到可口饭菜等棘手问题,他们特意将员工餐厅拓展成了现在的“父母食堂”。食堂推出了28元和35元两种不同价位的套餐,要是老人持有老年卡的话,还能够再优惠3元呢。这个食堂主要是为周边四个社区的老年居民提供服务的。

陶阿姨满脸笑容地说道:“我差不多天天都在这儿吃饭,在这儿用餐不仅吃得好,而且心里还充满了幸福感。”曾经,做饭对陶阿姨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难题,但是现在有了老年食堂,她彻底从繁琐的做饭准备工作中解脱出来了。节省下来的时间,她可以用来陪伴家人,还能尽情地享受绘画带来的乐趣呢。

很多正在就餐的老人面对镜头时都表示:“在这儿吃饭既方便又快捷,而且很热闹,大家聚在一起吃饭,食欲都变好了,吃得又多又香。”

据介绍,这个食堂在老年餐的制作方法以及菜品选择方面可是下了不少的功夫呢。食堂的菜单设计充分考虑到了老年人的营养需求,在烹饪的过程中少油少盐,热菜主要是以高蛋白、低脂肪的食材为主。中铁旅集团的行政总厨杜后伟说道:“很多食材都需要蒸熟、煮透,这样才方便老年人消化。同时呢,我们也会对老年人的喜好进行调查,从而进一步调整菜单。”

近年来,随着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工作的持续推进,老年食堂就像一盏盏温暖的灯火,在各地的社区里悄悄地亮了起来,照亮了无数老人的生活。

2021年10月的时候,商务部等部门共同确定了30个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到了2024年5月,商务部等12个部门的办公厅(室)印发通知,对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经验进行推广。社区老年食堂走进了这个“圈”里,这正是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所取得成效的一个生动写照。

根据民政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底,全国老年助餐点的数量已经达到了7.5万家,像河北、浙江、山东等地的老年助餐点数量更是超过了6000家,老年人能够更加便捷地享受助餐服务了。

社区里的老年食堂,虽然只是小小的一方天地,但是它不仅带动了消费,更是成为了便民助老的一股非常重要的力量。它凝聚了满满的温暖与关怀,把吃饭这样一件普普通通的事情,变成了实实在在让老人感受到幸福的事情。

本文总结了北京市西城区的老年食堂的转变和服务情况,展现了老年食堂对周边老人用餐体验的提升,同时介绍了随着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全国老年助餐点数量增加,社区老年食堂成为便民助老的重要部分,体现出老年食堂在满足老人用餐需求、传递温暖关怀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5233.html

(0)
SorrowfulSorrowful
上一篇 2025年1月29日
下一篇 2025年1月2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