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AI教育峰会暨科创嘉年华在厦门市华师希平双语学校举办,全国各地的行业领袖、专家、领导、家长和学生齐聚。峰会以“探索。共创.无限”为主题,会上多位专家和校长围绕AI时代教育创新展开探讨,还举办了科创市集展示学生作品,AI课程实验室也首次对外开放。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影响着各个领域,教育行业自然也不例外。2025 AI教育峰会暨科创嘉年华日前于美丽的厦门市华师希平双语学校盛大举办。此次盛会吸引了来自大江南北的人工智能和教育行业的领袖人物、权威专家、相关领导,还有众多关心教育未来走向的家长以及满怀求知欲的学生们。大家齐聚一堂,共同聚焦AI时代教育创新的最新趋势,深入探讨其中面临的挑战,同时满怀憧憬地展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如何引领教育迈向崭新的未来。
本次峰会确立了“探索。共创.无限”这一极具前瞻性和启发性的主题。在会议进程中,华师希平双语学校(以下简称“华希”)充分彰显出非凡的教育前瞻性思维。从厦门大学教授、福建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周昌乐教授所提出的三态智力理论框架,到学校AI课程实验室精心打造的虚实融合教学场景,再到校长圆桌对话环节中对“教育温度”的执着坚守,全方位、全景式地勾勒出了AI时代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的清晰图谱。
周昌乐教授以《人工智能环境下学生培养方向的思考》为核心主题,进行了深度且专业的剖析。在AI浪潮的强劲冲击下,他指出教育必须精准聚焦,着重培养人类所独有的、不可替代的核心能力。教授分析道,相较于人工智能,人类智力具备不可预料性和强大的应变能力。他着重强调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重要性,并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创新教育的具体内容。此外,周教授还从大脑发育的科学角度,深入阐述了创造力的发展过程,明确指出教育应当着重培养人的学习能力、社交能力、艺术感受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素养。
华师希平双语学校总校长刘伟以《人工智能时代,学校何为》为切入点,深入探究了AI时代教育变革的方向。他着重强调,AI的核心教育价值并非是要取代人性化教育,而是要推动教育从传统的工业化模式向智能化模式成功转型,进而构建起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生态。刘伟校长提出了AI赋能教育的四个关键方面,即重塑教育模式、优化管理效能、赋能师生发展以及培养未来人才。他还分享了华希在智慧校园建设、AI课程体系和教学平台应用等方面的宝贵实践经验,同时着重强调了AI时代教育的本质和应对策略,呼吁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携手合作,共同培养具备未来适应能力的学生。
在备受瞩目的圆桌对话环节,刘伟校长与上海市世外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厉笑影,北京市八一学校教育集团事业部责任校长马玉娟,江苏江阴市南菁高级中学党委书记兼校长杨培明,成都市金苹果锦城一中校长杨斌,以及杭州市云谷学校科创副校长卢晓飞等多位教育界的精英齐聚。他们围绕《AI时代教育者与学习者的协同进化》这一深刻话题展开了深入且富有成效的探讨。与会校长们达成了一致共识,即AI技术已经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育者必须积极主动地应对这一变革,勇于创新教育模式,以此来培养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和高阶思维的未来人才。
峰会当天,在学校西操场热闹举办的科创市集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里展示着华希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高部和融合部学生们用心设计制作的科创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广泛,涵盖了航空航天、3D打印、未来星球、编程创意、人工智能应用等多个前沿领域,充分展现了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华希联合冷湖实验室精心打造的AI课程实验室在此次峰会期间首次对外开放参观。在这里,学生们可以通过参与智能机器狗设计制作、图像与语音识别系统开发等实践任务,将课堂所学的知识切实转化为真实的科技实践成果,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科技素养和动手能力。
2025 AI教育峰会暨科创嘉年华在厦门市华师希平双语学校举行,峰会围绕AI时代教育创新展开,多位专家和校长分享观点、探讨方向。现场的科创市集展示了学生的科创作品,AI课程实验室也首次开放,此次活动为AI时代的教育发展提供了交流和探索的平台,有助于推动教育创新与变革。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7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