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李子柒”的重口味美食之旅:那些让人惊掉下巴的玩意,揭秘“暗黑李子柒”:他到底吃了多少奇葩食物?

本文聚焦一位被称为“暗黑李子柒”的三农博主“山里人老杨”,深入剖析他在美食视频中所呈现的一系列猎奇食物,如蛤蟆汉堡、旧猪肉、人中黄汤和猪瘪火锅等。同时,探讨了他视频中衍生出的梗文化,以及其视频风格转变与流量变现的关系,揭示了当下短视频行业利用猎奇心理和特殊标签获取流量的现象。

在网络美食世界里,有一位被称为“暗黑李子柒”的博主引起了广泛关注。从“蛤蟆汉堡”到“人中黄”汤,他到底吃了哪些让人惊掉下巴的猎奇玩意呢?

“暗黑李子柒”的重口味美食之旅:那些让人惊掉下巴的玩意,揭秘“暗黑李子柒”:他到底吃了多少奇葩食物?

初次见到“山里人老杨”,如果仅从外貌判断,大家可能会对他留下不错的印象。乍一看,他就像一位干活麻利的西南淳朴老农民,再结合他视频里的农家小院背景,很容易让人给他贴上“超然物外”“安贫乐道”等积极的标签。

“暗黑李子柒”的重口味美食之旅:那些让人惊掉下巴的玩意,揭秘“暗黑李子柒”:他到底吃了多少奇葩食物?

当我把老杨的视频转发给编辑部著名抽象带师阿姨王丽老师时,她起初也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只是评价说“这人还挺有隐士高人那种味”。

“暗黑李子柒”的重口味美食之旅:那些让人惊掉下巴的玩意,揭秘“暗黑李子柒”:他到底吃了多少奇葩食物?

然而,如果老杨的视频仅仅如此简单,那他就和其他三农博主没什么区别了,也就不值得我转发。实际上,阿姨王丽老师在看了几部老杨的“美食制作视频”后,很快收起了对他仙风道骨气质的赞叹,给出了“太恶心了”的中肯评价。

老杨究竟干了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从绕不开的“老杨四大名著”说起,即蛤蟆汉堡、旧猪肉、人中黄,以及猪瘪火锅。

在汉堡盛行的美国,人们对汉堡有严格的定义,汉堡里夹的必须是绞肉重新黏合而成的肉饼,若夹的是整块肉排,只能叫“三明治”。不过,汉堡对夹肉饼的材料限制较少,比如用面条煎成的面饼夹肉饼,也能称为“拉面汉堡”。

“暗黑李子柒”的重口味美食之旅:那些让人惊掉下巴的玩意,揭秘“暗黑李子柒”:他到底吃了多少奇葩食物?

作为“美食”博主,老杨深知汉堡要用绞肉做肉饼。于是,在开发创新菜时,他别出心裁地用一整只蛤蟆代替了夹肉饼的面包。更特别的是,为了保留蛤蟆的本味,他还特意保留了全部的蛤蟆内脏。在吃播环节,这一创意不仅带来精神上的震撼,“蛤断丝连”的场面也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暗黑李子柒”的重口味美食之旅:那些让人惊掉下巴的玩意,揭秘“暗黑李子柒”:他到底吃了多少奇葩食物?

虽说“蛤蟆汉堡”已经很重口,但它在“老杨四大名著”中其实是相对最小清新的。“旧猪肉”是老杨大缸里存放的一块,已被真菌侵蚀得如同《星际争霸》中虫族菌毯的物质(从标题看以前应该是猪肉)。老杨切块炖煮后,面不改色地塞进嘴里。

“暗黑李子柒”的重口味美食之旅:那些让人惊掉下巴的玩意,揭秘“暗黑李子柒”:他到底吃了多少奇葩食物?

“人中黄”原本是中医典籍里“清热解毒”的药材。其制作方法是把甘草片打成粉和成面,塞进竹筒,用蜂蜡封口后放进粪坑吸收有益物质,取出后要洗净竹筒外面。虽说我没服用过这味药材,不该妄加猜测,但竹筒能否隔绝大粪,着实让人怀疑。从老杨视频里人们对着“人中黄”成品泡的汤面露难色的反应来看,竹筒的隔绝作用似乎不太好。可老杨却不在意这些,做好后迫不及待地挑出几大块泡在碗里,像吃米饭一样大口吃起来。看着他的样子,我甚至怀疑他知道“蛤蟆汉堡”“旧猪肉”吃下去有“毒”,所以用“人中黄”来“自我调节”。毕竟按照抖音视频更新顺序,他是先吃“蛤蟆汉堡”,后吃“人中黄”,先吃“毒药”,再吃“解药”,好像也合理。

“暗黑李子柒”的重口味美食之旅:那些让人惊掉下巴的玩意,揭秘“暗黑李子柒”:他到底吃了多少奇葩食物?

“暗黑李子柒”的重口味美食之旅:那些让人惊掉下巴的玩意,揭秘“暗黑李子柒”:他到底吃了多少奇葩食物?

“暗黑李子柒”的重口味美食之旅:那些让人惊掉下巴的玩意,揭秘“暗黑李子柒”:他到底吃了多少奇葩食物?

“猪瘪火锅”则是“老杨四大名著”里最具重量级的。在西南地区有“牛瘪火锅”,用牛胃里初步消化的草料做锅底。但老杨作为“美食博主”,不满足于常规做法,创新性地用猪胃里的“猪瘪”代替“牛瘪”。然而,牛是反刍食草动物,“牛瘪”消化程度低且成分单一,可用来做火锅锅底;而猪是杂食动物且只有一个胃,所以“猪瘪火锅”更接近“食物终焉”。即便如此,老杨还是面不改色地把锅里煮的东西捞出来吃了。

“暗黑李子柒”的重口味美食之旅:那些让人惊掉下巴的玩意,揭秘“暗黑李子柒”:他到底吃了多少奇葩食物?

“暗黑李子柒”的重口味美食之旅:那些让人惊掉下巴的玩意,揭秘“暗黑李子柒”:他到底吃了多少奇葩食物?

其实,“四大名著”只是老杨“美食”视频中最骇人听闻的部分。他还做过炖翻车鱼、热台球烤肉等相对“清新”一点的食物,但这些也都超出了正常人的接受范畴。老杨账号IP属地为云南,但面对其他省市网友的疑问,云南网友纷纷表示“我们这里绝对不这样”“他自己一个省”。而且,老杨为人大方,常把“美食”拿给疑似同村村民分享,但大家都面露难色,可见他的饮食习惯并非地域特色,同村人也不认同。

“暗黑李子柒”的重口味美食之旅:那些让人惊掉下巴的玩意,揭秘“暗黑李子柒”:他到底吃了多少奇葩食物?

“暗黑李子柒”的重口味美食之旅:那些让人惊掉下巴的玩意,揭秘“暗黑李子柒”:他到底吃了多少奇葩食物?

“暗黑李子柒”的重口味美食之旅:那些让人惊掉下巴的玩意,揭秘“暗黑李子柒”:他到底吃了多少奇葩食物?

不过,老杨的行为很难说是“异食癖”。他分享“美食”的行为逻辑符合正常人对食物的认知:看起来能吃甚至好吃的,他自己吃;“卖相”一般的,他会叫同村老汉一起吃,吃不完还邀他们打包带走;接近“四大名著”级别的,会有个小伙子和他一起分担。这位小伙子被网友从“旧猪肉”里取了“旧”字,称为“旧小伙”,网友还总结出“如果有‘旧小伙’出场,那这期视频里的东西一定不能吃”的“定律”。

“暗黑李子柒”的重口味美食之旅:那些让人惊掉下巴的玩意,揭秘“暗黑李子柒”:他到底吃了多少奇葩食物?

“暗黑李子柒”的重口味美食之旅:那些让人惊掉下巴的玩意,揭秘“暗黑李子柒”:他到底吃了多少奇葩食物?

“暗黑李子柒”的重口味美食之旅:那些让人惊掉下巴的玩意,揭秘“暗黑李子柒”:他到底吃了多少奇葩食物?

除了“旧小伙”,老杨视频还衍生出了丰富的梗文化。他常拿起农村土制工具,用“古法手工”制作生活用品,但视频里“古法”的程度常遭观众怀疑。比如他最早的“古法酿造酱油”视频,有熟悉酱油酿造的人指出,几个小时内绝不可能做出视频里的成品。后来,“古法XX”成了固定梗,即便标题没带“古法”,网友也会发相关弹幕。

“暗黑李子柒”的重口味美食之旅:那些让人惊掉下巴的玩意,揭秘“暗黑李子柒”:他到底吃了多少奇葩食物?

“暗黑李子柒”的重口味美食之旅:那些让人惊掉下巴的玩意,揭秘“暗黑李子柒”:他到底吃了多少奇葩食物?

老杨视频里的老演员——毛巾也很值得一提。这条毛巾使用多年,疑似“集齐了全元素周期表”。在聚餐视频末尾,老杨总用它热心地帮人擦嘴。“旧小伙”反应快能躲开,老汉们却常躲不过。这条毛巾因此成了老杨视频里又一重要名梗。

“暗黑李子柒”的重口味美食之旅:那些让人惊掉下巴的玩意,揭秘“暗黑李子柒”:他到底吃了多少奇葩食物?

老杨的抽象不止在B站。在“抖快”等平台,他也很受欢迎。在他的“抖快”评论区,大量三十岁上下的女性用户留言,表示“非常欣赏老杨的一表人才,想要跟老杨结婚”。这些整齐划一的评论让人怀疑是买的批量评论或新型起号手段,背后离不开“流量的大手”。

“暗黑李子柒”的重口味美食之旅:那些让人惊掉下巴的玩意,揭秘“暗黑李子柒”:他到底吃了多少奇葩食物?

虽然老杨主页显示未签约MCN,但他的视频内容与自称的“分享真实农村生活”不符。视频中常出现“这个手机是我在二手回收平台上买的”“等饿了先吃个速食酸辣粉”等内容。此外,网友还发现,老杨早期视频烹饪的食物很家常,符合“记录农村真实生活”,点赞量和播放量也较正常。后来,他或许尝到了创作激励的甜头,看到了流量变现的潜力,开始了“恶堕”之旅。最初他发布的古法手工视频还有乡野生活趣味,但很快他就从“动手能力强”变成了“抗毒能力强”,从“大叔版李子柒”变成了“暗黑版李子柒”,推出了“四大名著”系列视频。

“暗黑李子柒”的重口味美食之旅:那些让人惊掉下巴的玩意,揭秘“暗黑李子柒”:他到底吃了多少奇葩食物?

“暗黑李子柒”的重口味美食之旅:那些让人惊掉下巴的玩意,揭秘“暗黑李子柒”:他到底吃了多少奇葩食物?

“暗黑李子柒”的重口味美食之旅:那些让人惊掉下巴的玩意,揭秘“暗黑李子柒”:他到底吃了多少奇葩食物?

“暗黑李子柒”的重口味美食之旅:那些让人惊掉下巴的玩意,揭秘“暗黑李子柒”:他到底吃了多少奇葩食物?

此时,老杨视频标题里的“非遗”字样,已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缩写,变成了“并非为‘排遗’所产生物质”的说明。选择极端抽象猎奇赛道的老杨,爆火后没受到“浪费食物”“假吃”等罪名的审判,毕竟这些东西他能面不改色地吃下去。而且,“旧猪肉”“蛤蟆”等根本不算常规食物,更像互联网蛮荒时期视频里的“狠活”内容。

“暗黑李子柒”的重口味美食之旅:那些让人惊掉下巴的玩意,揭秘“暗黑李子柒”:他到底吃了多少奇葩食物?

“暗黑李子柒”的重口味美食之旅:那些让人惊掉下巴的玩意,揭秘“暗黑李子柒”:他到底吃了多少奇葩食物?

老杨在“流量的大手”下逐渐“恶堕”的现象并不稀奇。奇怪的是,他推出数期不亚于“狠活”的视频后,不仅没被封号,还收获了大量流量。那些直白的“狠活”因利用人们的猎奇心理已被封杀,但老杨给内容套上“非遗”“传承”外衣,加上“无不良导向”,就避免了被封杀。这并非老杨或其团队有多聪明,而是“后狠活”时代的短视频摸索出的应对审核机制的方法。“无不良导向”能遏制平台审核的下架机制,“非遗”等难以考证的标签成了老杨抽象狠活的“免死金牌”。虽然老杨的视频观感比直白“狠活”好一些,但与“非遗”“无不良导向”等标签相比,依然“货不对板”。或许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时势造英雄”。

本文围绕“山里人老杨”这位“暗黑李子柒”式的博主展开,详细介绍了他在美食视频中呈现的各种猎奇食物,如“老杨四大名著”。同时,探讨了他视频中衍生的梗文化,以及其视频风格从记录真实农村生活到走向极端抽象猎奇的转变过程。揭示了当下短视频行业为获取流量,利用猎奇心理和特殊标签绕过审核机制的现象,反映出这种内容与所宣称标签的不符,值得人们关注和思考。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52027.html

(0)
SorrowfulSorrowful
上一篇 2025年4月6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