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到沾化公干时,在农家小院听老人讲述沾化冬枣的故事,包括冬枣的历史、品质、生长环境等,展现了沾化冬枣的独特魅力和当地浓郁的冬枣文化。
未曾踏上沾化这片土地,你决然无法真切感受到那如潮水般扑面而来的冬枣文化气息;若不走进当地农家,你更是难以体会到“房前屋后,三棵枣树”这般别具一格的乡村景致。沾化冬枣凭借其独一无二的品质,当之无愧地赢得了“天上八月蟠桃美,人间九月冬枣香”的美妙赞誉。
曾经有一年的金秋时节,我因工作之需来到沾化。在一个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的午后,我置身于一处古朴且雅致的农家小院中。小院里,一棵老枣树格外引人注目,它的枝头缀满了犹如玛瑙般晶莹剔透的冬枣,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枣香,让人陶醉不已。这时,一位气质儒雅的老人热情地招呼着客人,一边请大家品尝甜脆可口的冬枣,一边绘声绘色地讲述着沾化冬枣那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理优势,还有那枣花飘香、果满枝头的醉人景色。
老人跟我说道,这里的百姓自古以来就有着种植冬枣的传统,因此民间一直流传着“先有冬枣树,后有沾化县”的说法。经过几百年的经验积累和沉淀,成熟后的沾化冬枣色泽艳丽多姿,有着点红、片红、全红等不同的色彩表现。
每年到了6月,沾化的家家户户都迎来了枣花盛开的时节,那芬芳的香气令人陶醉。在青翠碧绿的枣叶之间,米粒般大小的枣花密密麻麻地开满了枝头。它们一朵挨着一朵,一簇连着一簇,掩映在一片翠绿之中,仿佛给枣树披上了一层嫩黄的朦胧纱衣,又带着一层乳白的素洁,还有一抹青葱的淡雅。此时,棵棵枣树宛如披金涌翠的仙子,大街小巷都弥漫着香甜的气息。要是赶上微风细雨的日子,站在枣树下,那飘落的雨滴仿佛也变得甜丝丝的,真可谓“浓浓枣花香,沁人心脾长”。成群结队的蜜蜂在低空中“嗡嗡”地穿梭忙碌着,它们与这美丽的景色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枣花飘香、人勤蜂忙的乡村画卷。老人那充满诗情画意的描述,让我心驰神往。
有道是:“早知沾化冬枣美,何须策马传荔枝。”当冬枣的色彩从翠绿渐渐变为鹅黄的时候,沾化的秋天也就悄然来临了;若是再添上一抹赭色的红,那就意味着采摘的季节到了。在清爽的秋风中,在艳阳的照耀下,乒乓球般大小的枣儿先是星星点点地泛起红色,接着逐渐晕染成片状的红,最后变成泛着亮光的全红。此时,家家户户都呈现出一派热闹的丰收景象,玛瑙般的冬枣缀满了庭院中的树木,树上树下人们都在忙碌地采摘着。沾化的秋天,处处都弥漫着醉人的枣香。听着老人绘声绘色的讲述,我禁不住抬头望了一眼院中那几棵果实累累的冬枣树,仿佛能看到生活在这物华天宝的黄河岸边的人们,日子过得是多么的甜蜜。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一方水土也孕育一种独特的果实。沾化之所以能够孕育出独具特色的冬枣,完全得益于黄河的慷慨恩赐。老人难掩喜悦地告诉我,这里地处黄河三角洲,属于黄河冲击平原,土壤中富含有机质,不仅肥沃,而且疏松透气,涵养适宜。同时,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光照充足,气候独特,简直就是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特别有趣的是,在这片土地上栽种别的树木大多不太适合,就连最泼辣好养的白蜡树在这里也生长得不太好,可偏偏冬枣对这片土地情有独钟。而且只有沾化能够种植这种树并结出美味的果实,别的地方要么只长树不结果,要么结出的果子口感也不好。
如今,近二十年过去了,那位和善的老人是否依然安康?那家小院的冬枣是否依然枝繁叶茂、果实累累呢?
本文通过作者在沾化农家小院的经历,生动描绘了沾化冬枣的品质、生长过程和独特的种植环境,展现了沾化浓郁的冬枣文化和当地百姓的美好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沾化冬枣的喜爱以及对那段经历的怀念之情。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51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