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交通委员会执法总队联合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四部门对杨浦区军工路上的一家码头企业开展跨领域联合执法行动,此次行动首次通过“行政检查码”实现联合检查,介绍了企业过往检查情况、此次检查过程、企业感受以及上海市推行“检查码”制度的相关背景和执法总队的其他检查手段。
近日,位于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的一家码头企业,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联合执法检查。这可不是一场普通的检查,而是由上海市交通委员会执法总队携手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这四个部门,共同开展的一次跨领域联合执法行动。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四部门首次借助“行政检查码”完成联合检查,开启了执法领域的新篇章。
画面中,执法人员正认真地出示检查码,这一小小的举动,背后却蕴含着执法模式的重大变革。(摄影:王崟欣)
作为一家地处中心城区的易扬尘码头,码头负责人陶骏对日常检查可谓是“身经百战”。他回忆道:“过去,每个月都有各个部门分别上门检查,每次检查都得耗费半天甚至一整天的时间。有时候一周竟然能来检查3次,企业的正常生产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然而,此次联合执法检查却截然不同。在检查现场,各部门工作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交通委执法总队的人员仔细检查扬尘措施是否落实到位;水务局的人员认真查看防汛墙和排水证的办理情况;生态环境局的人员密切观察扬尘监控设备的安装状况;城管人员则着重检查物料堆放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大家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仅仅一上午的时间,检查工作就顺利完成了。
企业通过“随申办”接收检查通知,清晰地查看检查事项,并且在检查完成后还能进行评价。这一便捷的操作方式,让企业与执法部门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摄影:王崟欣)
检查结束后,陶骏点开“随申办”,为此次检查打出了满意的分数。他感慨地说:“这样的联合检查模式,真的对我们企业非常友好。以前多次检查,就意味着要多次整改、多次停工,而现在只需要进行一次集中整改。检查频率的减少,直接提升了我们企业的生产效率。”
今年2月,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发布了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行“检查码”制度。该制度要求在每次检查前统筹多个部门,并生成唯一的“检查码”,严格遵循“无码不检查、检查必亮码、结果即时录”的原则,实现一次检查多个事项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减少对企业正常工作的干扰。
此外,上海市交通委员会执法总队相关负责人还介绍,除了现场检查,执法总队还辅助使用无人机等无感监测手段,进一步提高检查的质量和效率。真正做到了既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又能有效履行执法监督职责。
上海市四部门对杨浦区一家码头企业开展跨领域联合执法行动,首次运用“行政检查码”实现联合检查。此次检查改变了以往各部门分别上门检查的模式,提高了检查效率,减少了对企业的干扰,得到企业认可。同时,上海市推行“检查码”制度及采用无感监测手段,体现了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和举措。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51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