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举措与成效。通过“四单”闭环培训链、打造技能大师工作室、构建竞技生态等方式,破解技能人才供需错配难题,培育了大量高技能人才,构筑起高技能人才高地。
在当今社会,技能人才对于地区的产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湘潭市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
日前,由湘潭市人社局主办,湘潭技师学院、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承办的2025届毕业生电工三级培训班正式开班。此次培训班专门为50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应届生量身打造,提供了56课时的强化训练课程。这些课程紧密围绕企业高级技术岗位的需求进行设置,其目的在于助力毕业生能够顺利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完美转型。
为了适应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湘潭市在全省率先创新打造了“劳动者点单、人社部门派单、培训机构接单、企业提供订单”的“四单”闭环培训链。这一创新模式有效破解了技能人才供需错配的难题。该市以湘钢集团、吉利汽车等龙头企业为引领,开设了“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的订单班。通过这种方式,年均能够定向输送高技能人才2000余人。比如湘潭技师学院与吉利汽车共建的“李浩装调工技能大师工作室”,采用了1名大师带3名组长,3名组长带9名组员的梯度师徒制培养模式。在这种模式的助力下,学员有机会晋升为“星级员工”,月均津贴提升2000元以上,真正实现了技能与收入的“双提升”。
湘潭市在技能人才培养的道路上不断发力,打造了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2个、省级9个。目前,高技能人才在重点产业关键岗位的覆盖率达到了80%。通过打造“技能大师工作室”“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等一系列品牌项目,培养出了一批行业领军人才。像湘电集团“刘新新技能大师工作室”研发的“三秒快速热接弧法”,成功破解了焊接领域的“卡脖子”难题,为国家重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提供了有力服务。此外,通过开展“大师进企解难题”“大师进校园”等活动,年均开展技术攻关百余项,有力地带动了产业升级。
湘潭市还通过构建“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竞技生态,持续激活人才成长通道。自2017年以来,湘潭市已连续8年举办全市职业技能大赛,累计培育了“莲城工匠”等技能领军人才1000余人。与此同时,企业也同步深化薪酬改革,将技能等级与薪酬紧密挂钩,真正实现了“技高者多得”。
正是凭借创新性的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以及深厚的工业底蕴,湘潭市构筑起了高技能人才高地。目前,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到了17.3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比超过三成。这里涌现出了艾爱国、彭小彦、徐仲维、欧勇等一大批高技能人才。在去年获评的全省首批7名企业首席技师中,有5名来自湘潭。
湘潭市通过“四单”培训模式、打造技能大师工作室、构建竞技生态等多种方式,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构筑起高技能人才高地,为当地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51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