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本轮巴以冲突后美国多所高校出现反对以色列军事行动集会被指纵容“反犹主义”这一事件展开,详细介绍了特朗普政府考虑对布朗大学和哈佛大学“断供”联邦资金的相关情况,以及此前对其他高校类似处理的举措。
在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之后,美国国内的局势也随之产生了一些变化。多所高校里,学生和部分人员出于对人道主义的关注,举行了反对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大规模军事行动的集会活动。然而,这些看似正常的表达行为,却被一些势力指认为高校在纵容“反犹主义”。在这样的背景下,由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领导的美国政府近期做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决定——考虑再次对两所常春藤联盟高校停止提供联邦资金。
3日,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白宫官员向美联社记者透露,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冻结给予布朗大学的近5.1亿美元联邦资金。不过截至目前,布朗大学方面并没有收到正式的相关通知。
布朗大学教务长弗兰克·多伊尔在3日给学校领导的电子邮件中提及,校方已经知悉政府可能会对学校研究经费进行“断供”的说法。他表示这些传言“令人不安”,并且强调“现阶段,我们没有更多信息来证实这种传言”。从这里可以看出,布朗大学目前也处于一种不确定和担忧的状态。要知道,按美联社的说法,布朗大学已经是受到美国政府停止提供联邦资金威胁的第五所藤校了。美国的藤校虽然大多属于私立大学,但是其预算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依赖财政拨款的。一旦资金“断供”,对学校的正常运转和发展无疑会造成巨大的冲击。
除此之外,还有一则和布朗大学相关的消息。据美国国土安全部消息,一名准备前往布朗大学任职的医学助理教授在3月入境美国时遭到了遣返。遣返的理由是此人公开支持黎巴嫩真主党,并且参加了真主党一名领导人的葬礼。这一事件似乎也从侧面反映出美国政府在对待相关敏感问题上的强硬态度。
再看看哈佛大学的情况。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政府在一封信中向哈佛大学开出了获得联邦资金的多项条件。这些条件包括禁止在校园内戴面罩,废除多元、公平和包容性项目等。哈佛大学方面已经证实收到了这封信。不仅如此,一个联邦政府特别工作组在3月31日宣称,正在对哈佛大学校内的“反犹主义”展开调查,目的是审核哈佛大学能否获得大约90亿美元联邦资金。
事实上,对于高校纵容校园“反犹主义”这一现象,美国教育部在3月就对包括布朗大学、哈佛大学在内的60所高校发出了警告。此前,美国政府在3月还以停止提供4亿美元联邦资金相威胁,迫使被控容忍校园“反犹主义”的哥伦比亚大学接受“整改”要求。哥伦比亚大学在一份备忘录中默许推进在校园内禁止戴面罩的计划、赋予安全官员逮捕权、任命一名新的高层管理人员主管提供中东研究课程的院系等要求。
另外,美国政府还以先前有一名跨性别游泳运动员代表宾夕法尼亚大学参赛为由,暂停向宾大提供1.75亿美元联邦资金。普林斯顿大学在本月1日也表示,美国政府冻结了原计划提供给该校的数十项研究经费。美联社报道指出,美国政府以“断供”来施压,使得这些高校陷入了困境之中。
本文详细阐述了本轮巴以冲突后,美国多所高校因反对以色列军事行动集会被指纵容“反犹主义”,特朗普政府考虑对布朗大学和哈佛大学“断供”联邦资金,同时回顾了此前对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高校类似的资金处理举措。美国政府以“断供”施压高校的做法,给高校的正常发展带来了诸多困境和挑战。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50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