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分享其中国之行的所见所闻,包括参观中国企业上海研发中心,认为中国专注人工智能改造工厂、拥有巨大人才储备等,同时他还表达了对美国特朗普关税政策的看法,认为靠关税无法实现繁荣。
近期,美国知名《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世界是平的》一书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撰写文章,分享了自己不久前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他还引用了一位在中国工作多年的美国商人的观点,这位商人表示,过去人们习惯前往美国去探寻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如今,他们更愿意来到中国,在这里寻找未来的答案。
弗里德曼在不久前参观了一家中国企业位于上海的研发中心。这座研发中心仅仅用了三年多一点的时间就建设完成,其规模十分宏大。这里拥有104栋风格各异的建筑,周边是修剪得整齐有序的草坪,并且各个建筑之间由类似迪士尼乐园里的单轨列车连接起来,交通十分便利。在研发中心内部,汇聚了近3.5万名科学家、工程师以及其他工作人员。为了满足员工的生活需求,这里还配备了超过100家餐饮店,并且提供健身中心等福利设施,以此来吸引全球最优秀的中外技术人才。
弗里德曼感慨地表示,如此近距离地观察中国,给他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他发现中国正专注于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改造工厂,使其生产效率和质量能够超越美国的工厂。中国的发展战略是不断设立更多的研究园区,并且大力支持人工智能驱动的创新发展。
在弗里德曼看来,中国拥有庞大的人才储备。中国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工程以及数学方面的教育。每年在这些领域,中国大约有350万毕业生,这个数字几乎相当于美国所有学科,包括副学士、学士、硕士以及博士项目的所有毕业生人数的总和。如此大规模的专业人才,使得中国能够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投入更多的人力去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此外,在这篇文章中,弗里德曼还对当前美国的关税政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特朗普提出的提高关税有利于美国经济的观点是不切实际的。
弗里德曼指出,特朗普有一种“神奇”的想法,他认为只需要为某个行业,甚至是整个美国经济筑起保护墙,美国就能迅速实现工厂林立,并且可以以不增加美国消费者负担的价格在美国本土生产产品。然而,这种想法完全忽略了一个现实,即当下几乎所有的复杂产品,无论是汽车、手机还是疫苗,都是由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全球制造生态系统生产出来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全球制造生态系统的存在,这些产品在质量稳步提升的同时,价格还能稳步下降。
如果有人认为仅仅依靠关税就能保护美国的汽车产业,那只能说明他们对汽车的制造过程一无所知。对于美国汽车生产商来说,要替换他们目前所依赖的全球供应链,让所有部件都在美国本土生产,这需要数年的时间。即使是像特斯拉这样的知名企业,也必须进口一些配件。弗里德曼强调,在人工智能时代即将来临的当下,依靠关税是无法实现美国经济繁荣的。
本文通过托马斯·弗里德曼的视角,展现了中国在科技研发、人才储备等方面的强大实力和发展潜力,同时对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进行了批判,指出其不切实际,无法适应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50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