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法院2024:涉外案件激增,各行业金融纠纷有新况 上海金融法院发布2024年审判通报与典型案例,金融审判情况大揭秘

本文聚焦于上海金融法院在4月2日上午发布的《上海金融法院审判工作情况通报(2024年)》以及2024年度十大典型案例,详细阐述了2024年上海金融法院受理的各类金融案件的整体情况、涉外及涉仲裁执行案件情况,还深入分析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案件占比及反映出的行业问题,同时列举了部分典型案例体现法院在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促进行业法治环境建设等方面的作为。

在4月2日上午,上海金融法院正式对外发布了《上海金融法院审判工作情况通报(2024年)》,以下简称为“情况通报”,同时还公布了2024年度上海金融法院的十大典型案例。

2024年这一整年,上海金融法院总共受理了各类金融案件多达7310件,全年收案的总标的额高达2157.26亿元。这些案件的类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但又相对集中。值得注意的是,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超越了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成为了收案量排名第一的案由。

与此同时,2024年上海金融法院受理的涉外、涉港澳台案件数量达到了196件,与上一年相比,同比增长幅度高达136.14%。这些案件的当事人涉及到美国、英国、日本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这一数据充分反映出上海正逐渐成为解决国际金融纠纷的优选之地。另外,涉仲裁执行案件有1064件,这体现出金融司法对金融仲裁的支持力度在不断增强。

在众多案件中,银行业案件的占比达到了40.69%。从这些纠纷中可以看出一些突出问题,比如房地产行业融资纠纷较为集中、公司对外担保有效性的争议频繁发生、自然人贷款业务纠纷十分突出等。上海金融法院在处理一起案件时,认定格式合同中“上浮贷款利率后再次上浮利率确定罚息”这一条款,其实质是在贷款利率基础上上浮两次来计收罚息。而金融机构并没有对这一异常条款履行提示说明义务,最终法院判决该条款对借款人不发生效力,有力地保护了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证券业案件的占比为23.01%。这类纠纷反映出了一些不良现象,像上市公司欺诈发行、相关主体帮助上市公司造假、“名股实债”引发融资风险、私募机构 “募投管退”环节违规行为仍时有发生等。例如上海金融法院审理的全国首例判决私募基金管理人因不公平分配承担赔偿责任案,管理人根据投资者认购时间的先后进行分配,法院认定该行为违反了公平原则,判定管理人应当赔偿投资者的损失,这对于促进私募投资领域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保险业案件占比为11.03%。在数字经济、平台经济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这类纠纷反映出互联网保险、平台投保雇主责任险等新型问题正逐渐显现出来,需要进一步推动互联网保险的规范发展。上海金融法院在审理一起平台投保雇主责任险案件时,明确了平台保险模式下提示和明确说明义务的履行标准,并且就雇主责任险相关问题向上海金融监管局发送了司法建议,为完善雇主责任险监管提供了助力。

本文围绕上海金融法院2024年审判工作情况展开,涵盖案件整体数量、标的额、类型分布,涉外及涉仲裁执行案件情况,以及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案件反映出的行业问题。通过典型案例展示了法院在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促进金融行业法治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有助于社会各界了解上海金融司法动态和金融行业潜在风险。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50239.html

(0)
SorrowfulSorrowful
上一篇 2025年4月4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