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京杭大运河的全线通水情况展开,先介绍了3月21日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全线通水,已连续4年实现这一成果。接着阐述了水利部连续四年组织实施全线贯通补水的情况,包括2025年补水计划的范围、水源配置、预计补水量等,以及补水带来的积极影响。
3月21日,在山东德州的四女寺枢纽处,一幅壮观的景象呈现在人们眼前。南运河节制闸缓缓开启,来自南水北调东线北延工程的水、引黄水以及卫运河的来水,如同三条灵动的巨龙,在这里激情汇合。随后,它们浩浩荡荡地涌入南运河,标志着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实现了全线通水。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是京杭大运河自2022年以来连续第4年达成全线水流贯通的伟大成就。
为了能够持续推动华北地区河湖生态环境的复苏,同时大力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水利部已经连续四年精心组织实施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行动。2025年的补水计划更是有条不紊地推进,将持续至6月底。此次补水行动以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作为主要的贯通线路,其范围十分广泛。北起北京市东便门,河水沿着通惠河、北运河一路奔腾,直至天津市三岔河口;南起山东省聊城市穿黄工程出口闸,经过小运河、卫运河、南运河,最终也汇聚到天津市三岔河口。这一补水线路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四个省市,流经8个地级行政区以及31个县级行政区。
在水源调配方面,水利部进行了科学合理的优化配置。调度东线北延工程供水、京津冀鲁四省市本地水(其中包含引滦水)、引黄水、再生水以及雨洪水等多种水源。通过如此精心的调配,预计能够提供高达5.56亿立方米的补水量,其中有5.29亿立方米的水将注入京杭大运河。整个补水线路总长达到1274公里,还能够置换深层地下水灌溉面积46万亩。更为重要的是,补水河道周边的地下水水位将会回升或者保持稳定,水生态系统也将得到有效的恢复和改善。
3月21日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全线通水,已连续4年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介绍了水利部连续四年组织的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行动,2025年补水计划的范围广、水源调配合理,预计补水量可观,将对华北地区河湖生态环境复苏和地下水超采治理起到积极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0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