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法院调解物业纠纷显成效,推动矛盾多元化解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综治中心成功调解某物业公司系列物业合同纠纷的故事,还介绍了榆林两级法院积极参与全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通过法官入驻、构建解纷机制、调动退休法官积极性、创新服务形式等举措,有效减少矛盾纠纷成讼,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近日,陕西省榆林市某物业公司负责人吴某满脸笑意地走进榆林市榆阳区综治中心,紧紧握着工作人员的手,连声道谢:“谢谢你们帮我解决了难题,现在我们物业公司与小区居民的关系融洽得很!”这暖心的场景背后,是入驻综治中心工作人员们付出诸多努力,成功化解系列物业合同纠纷的动人故事。

时间回溯到2024年年初,榆阳区综治中心诉前调解平台突然涌入20余起物业合同纠纷,而这些纠纷均来自同一家物业公司,该公司负责人正是吴某。面对这一情况,榆阳区综治中心在收到案件后,迅速行动起来,立刻组织法院、司法局、社区等综治中心入驻部门展开联合调解工作。

调解员白占明凭借丰富的调解经验,一方面建议吴某先完善小区的硬件设施、提升服务质量,以赢得业主的认可;另一方面,又耐心地做业主们的工作,让他们按时缴纳物业费。与此同时,入驻综治中心的榆阳区法院立案庭副庭长刘晶充分发挥法官的专业优势,不仅给白占明提供必要的指导,还为当事人双方进行普法释理,让大家明白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经过多方的共同协调和努力,吴某积极改进服务,把服务水平提了上去,而业主们看到物业公司的改变,也不再拖欠物业费,物业与业主之间的矛盾得到了有效化解。刘晶还介绍说:“当然,针对个别实在调解不了的纠纷,我们会征询当事人意见后,进行快审快决。通过速裁快审带动了后续同类物业合同纠纷案件自动履行,形成‘判决一案、解决一类’的辐射效应。”

近年来,榆林两级法院积极参与、助力全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全市12家基层法院共选派50余名优秀法官干警进驻各级综治中心,他们通过指导调解、司法确认等方式,有效减少矛盾纠纷成讼。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法院新收一审民事行政案件4.96万件,实现连续两年下降。

据榆林中院立案庭庭长闫虹介绍,法官入驻综治中心后还积极构建了“诉调对接 司法确认”一体化解纷机制。重点针对家事纠纷、劳动争议、相邻关系等易发矛盾,建立“调解优先、诉讼断后”的分层化解机制。自2025年以来,平台委派案件量为667件,已成功调解600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除了法官入驻指导调解之外,榆林两级法院还充分调动退休老法官的工作积极性,返聘8名退休法官入驻综治中心。这些退休法官充分发挥“法律智库”作用,积极参与调解、指导调解,大大提升了整体调解水平。

在指导调解过程中,法官们特别注重“调宣结合”。例如,针对小区物业纠纷频发的情况,榆阳区法院驻点法官走进社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200多名业主参加后纷纷表示:“原来很多问题不用打官司也能解决。”

除定期普法外,榆林两级法院还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在工业园区设立“法官联络站”,为企业提供“法治体检”,帮助企业预防法律风险;在村居推行“法律明白人”培养计划,由法官结对培训调解骨干,提高基层的调解能力;针对留守儿童、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开展“上门普法”,让法治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榆林中院代院长常宝堂表示:“法官入驻综治中心不是简单的场所叠加,而是司法职能与社会治理的深度耦合。”下一步,榆林法院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完善诉调对接、多元化解纠纷机制,凝聚各方力量,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源头化解、多元化解。

榆林市榆阳区综治中心成功调解物业合同纠纷的案例,以及榆林两级法院在综治中心建设中采取的多种举措,包括法官入驻、构建解纷机制、调动退休法官积极性、创新服务形式等,有效减少了矛盾纠纷成讼,实现了案件数量的下降。未来,榆林法院将继续完善机制,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现了司法与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9703.html

(0)
WonderfulWonderful
上一篇 2025年4月3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