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定日:震后迎来农事新年,“古突”香飘安置板房

这篇西藏日喀则在经历地震灾害之后,当地农牧民迎来农事新年“古突夜”的情景。包括农牧民家庭在震后的生活状况,如房屋受损情况、救援物资的供应、家庭人员结构与工作学习情况等,同时也展现了“古突夜”当晚家庭团聚吃“古突”的温馨画面。

1月28日是农历春节除夕,也恰逢日喀则农事新年的“古突夜”。在西藏定日县曲洛乡措昂村的安置板房内,20岁的央宗在喝完母亲煮的“古突”(一种藏式面食)后,满脸幸福地对记者说,自家的“古突”里有面疙瘩、牛肉、蕨麻、奶渣、米饭,味道很香、很好吃。

日喀则以农耕为主,有着“西藏粮仓”的美誉。由于农事安排的原因,这里习惯于在藏历十二月庆祝新年,这便是日喀则农事新年。然而,1月7日,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了6.8级地震,致使约6.15万人不同程度受灾。所以,这个“古突夜”是当地农牧民震后迎来的首个传统节日。

西藏定日:震后迎来农事新年,“古突”香飘安置板房

在1月28日晚的西藏定日县曲洛乡措昂村安置板房内,当地农牧民迎来了日喀则农事新年“古突夜”。照片中的措昂村村民曲珍正在盛“古突”。

央宗介绍说,自己家是个14人的大家庭。地震时,房屋垮塌了,那是去年花费了十多万元(人民币)才建好的房子,一些新买的家具至今还掩埋在废墟之中。不过,她也庆幸全家人都平安无事。

央宗的父亲拉巴接着说,一家人平安、健康才是最重要的,房子塌了可以再建。

拉巴表示,地震发生后救援非常及时。最开始是村民们和村干部开展自救,随后在地震当天,乡镇干部、解放军、消防员等都前来帮忙,救援物资也是源源不断地送来。“地震前四天大家住在帐篷里,后来搭建了板房,我们就都搬进板房里了。”

按照人数,拉巴一家分到了3间板房。拉巴的孙辈中有一个5个月大的婴儿和一个3岁的幼儿,他提到,孩子们的奶粉、尿不湿等物资从未短缺过。

拉巴还说,这几天村里正在清理废墟,各家各户都比较忙,既要整理、清点还能用的物品,又要照看牛羊。

当天傍晚时分,各家板房的烟囱缓缓升起炊烟。拉巴的二女儿边巴普尺和母亲曲珍一起切牛肉、和面、烧开水、煮酥油茶等,随后一家人开始享用“古突”。

西藏定日:震后迎来农事新年,“古突”香飘安置板房

从照片可以看到,1月28日晚,在西藏日喀则农事新年“古突夜”,拉巴(右一)一家人正在吃“古突”。

拉巴家所在的曲洛乡措昂村位于一处平缓的河谷中,海拔4200多米,这里有着堪称全球海拔最高的农田。拉巴家拥有22亩土地,主要种植青稞、小麦、土豆和萝卜等农作物,他家还有十多头牦牛和五十多只羊。

拉巴介绍,他和妻子还有几个儿女平常就在家务农、放牧。四儿子云旦在新疆和田务工,月薪有一万多元。五女儿、六女儿一个在西藏大学读书,一个在定日县城读初中。

这个夜晚充满祥和的气息,星空下,大人们围在炉子旁聊家常;安置区的孩子们在照明灯下相互追逐、打闹、踢足球。

这篇文章描述了西藏日喀则定日县在地震后迎来农事新年“古突夜”的情况。通过央宗一家的故事,我们看到震后虽然面临房屋倒塌等困难,但救援及时,生活物资有保障,人们积极面对生活,家庭生活仍保持温馨和谐,传统节日的氛围依然浓厚,展现出当地农牧民坚韧乐观的生活态度。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5749.html

(0)
SorrowfulSorrowful
上一篇 2025年1月30日
下一篇 2025年1月3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