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赵祥模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他对自动驾驶高质量发展提出的一系列建议,包括拓展试点与商业化应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国家级数据共享平台等,还提到他准备就超常布局设立智能电动车辆一级交叉学科提出建议。
新华社于3月8日报道,3月7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了题为《赵祥模代表:构建国家级自动驾驶数据共享平台》的报道。
赵祥模作为道路交通智能检测领域的专家,同时也是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他始终密切关注智能交通领域的发展动态。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针对制度保障、场景应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数据安全等核心议题,他进行了深入且全面的研究与思考。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赵祥模
对于推动自动驾驶实现高质量发展,他提出了以下建议:
其一,拓展试点与商业化应用,构建“车路云一体化”生态体系。自动驾驶若要实现规模化落地,必须技术验证与场景拓展两手抓。近年来,我国在自动驾驶与“车路云一体化”等领域收获颇丰。许多地方已经开展了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交通运输部第一批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项目也陆续通过验收;众多自主汽车品牌相继推出带有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车型;不少出行服务企业也开始开展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试点。
然而,在“车路云一体化”以及自动驾驶系统测试与总体试点规模等方面,依旧存在可提升的空间。所以,应当进一步将范围从城市拓展到城市群,并且有计划地在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全线开展试点工作,推动“车路云一体化”在市内、城间、城市群、交通干线全线实现规模化应用,从而扩大产业规模,带动全产业链的发展。
其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智慧的路”支撑能力。“车路云一体化”是实现自动驾驶技术跨越式发展,构建新一代交通系统“中国范式”的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是突破单车感知瓶颈,保障交通系统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支柱,必须下大力气提升“智慧的路”的支撑能力,为智能网联汽车营造一个安全、可靠、高效的运行环境。因此,建议加快路侧设施的智能化改造。要依据智能网联汽车与新型基础设施协同发展的需求,对新建道路的智慧化建设与既有道路的智慧化改造进行同步规划。
其三,构建国家级数据共享平台。打破交通、公安、气象等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机制和标准,达成跨部门、跨区域的数据互联互通。整合多种来源的数据,构建动态更新的高精度地图库,为自动驾驶车辆提供诸如实时路况、气象预警、交通事件等全方位的信息,以此提升自动驾驶系统的感知和决策能力。
此外,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构建全方位的防护体系。
赵祥模还认为:“随着智能交通产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复合型人才的支持。今年我打算就超常布局设立智能电动车辆一级交叉学科提出相关建议。”这个交叉学科将以智能、低碳、多域汽车为主要研究对象,构建多领域、多层次学科融合的知识体系,从而培养出高水平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本文总结了赵祥模代表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成果与思考,重点阐述了他对自动驾驶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拓展试点与商业化应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国家级数据共享平台等建议,也提及他对智能交通产业人才培养方面提出设立新学科的构想,这些都对自动驾驶的未来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1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