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云南白药过去一年的发展情况,包括其发布的2024年年度业绩公告、各事业群营收表现、创新产品进展,还提及了公司告别“炒股”转向理财、高管层震荡以及重返国资控股等重大变动,深入分析老牌中药企业在多重挑战下的破局之路。
在过去一年里,云南白药可谓经历了不小的变动。告别“炒股”模式、高管层出现震荡,并且重新回到了国资控股的局面。在如此多重挑战之下,这家老牌中药企业究竟要如何破局,着实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近日,作为中药龙头企业的云南白药公布了2024年年度业绩公告。数据显示,去年全年云南白药实现营收400.33亿元,同比仅仅微增2.36%;归母净利润达到47.49亿元,同比增长了16.02%。不过,相较于2023年,公司整体的业绩增速明显放缓。
健康品增速下滑
具体剖析各事业群的营收情况。云南白药药品事业群去年实现营收69.24亿元,同比增长了11.8%;健康品事业群实现营收65.26亿元,同比仅增长1.6%;中药资源事业群营收为17.51亿元,同比增长3.13%;省医药公司实现营收246.07亿元,同比增长0.48%。
其中,药品事业群和健康品事业群涵盖了云南白药当下的核心产品。药品事业群具体包括云南白药旗下的传统中药产品,像云南白药气雾剂、云南白药膏、云南白药胶囊、云南白药创口贴等。值得一提的是,该事业群中单品销售过亿的产品多达10个。其中,云南白药气雾剂去年销售额超21亿元,同比增长26%,表现十分亮眼。
健康品事业群则与云南白药近年来的转型紧密相连,其王牌产品云南白药牙膏和新上市的防脱洗护产品养元青都包含在其中。去年云南白药牙膏依旧稳居国内全渠道市场份额第一,养元青销售额达4.22亿元,同比增长30.3%。然而,相较于2024年6.5%的增长幅度,云南白药该板块的营收增速出现了下滑。
在创新产品方面,云南白药目前尚未出现能够接力云南白药牙膏和云南白药创口贴的大单品。养元青是云南白药近年来推出的一款新品,但该产品所处的防脱洗护赛道竞争异常激烈。三生制药和振东制药等药企近年来也陆续推出了防脱洗护用品。其中,三生制药的蔓迪去年全年销售额达13.37亿元。
云南白药表示,公司接下来将坚持打好中药、创新药两张牌。但令人担忧的是,去年全年云南白药研发投入3.48亿元,在营收中的占比不足1%。在研发项目上,附杞固本膏处于临床末期,已召开Ⅲ期临床试验方案讨论会。该药开发用于治疗中老年人由于肾阳虚证引起的夜尿频多等症状,云南白药预计该药将按照中药新药1.1类注册上市。
告别“炒股”买理财
回顾2021年至2023年,云南白药营收分别为363.7亿元、364.9亿元、391.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09%、0.31%、7.19%。其中,2021年云南白药曾因炒股失利,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达19.29亿元,当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49.17%,成为公司近二十年来业绩首度大幅下滑的一次。
痛定思痛之后,云南白药终于在2024年年初宣布公司将不再“炒股”。2023年云南白药就已经开始处理所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2023年年报显示,其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1.49亿元,较年初大幅减少93.82%。不过,到了2024年,这一数字却不降反增。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公司所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为25.47亿元,在公司总资产中的占比从0.28%涨至4.81%。公司对于这一变动仅表示,主要是因为其购买了安全性较高、流动性较好的银行理财产品及券商理财产品。从云南白药披露的委托理财情况来看,公司分别以自有资金购入29.06亿元的银行理财产品和1亿元的券商理财产品,二者合计30.06亿元。截至去年底,未到期余额为24.56亿元。在证券投资方面,云南白药去年持有雅各臣科研制药、健倍苗苗和中国抗体三家港股上市公司股票,去年全年合计收益1.31亿元。今年3月,云南白药已发布公告宣布转让雅各臣科研制药和健倍苗苗的股票,目前公司不再持有这两家公司的股份。
高管层震荡后重返国资
云南白药此前热衷于“炒股”,这与前任联席董事长陈发树有着密切关系。陈发树是一位资本高手,有“中国巴菲特”之称。1995年,陈发树在福州开办“新华都百货”,后又通过新华都及其下属的三家公司共同出资成为紫金矿业第一大股东。2016年,云南白药进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增资方式引入新华都进行混改,陈发树为新华都实控人。2019年8月,云南白药进行董事会换届选举,陈发树、陈焱辉作为新华都的董事代表,被选举为新任董事。与此同时,云南白药修改公司章程,新设“联席董事长”一职,由陈发树担任。
但在去年5月,云南白药发布公告称,公司三位董事陈发树、路红东、陈焱辉辞职。其中,陈发树和陈焱辉为父子关系,二人辞职后不再担任云南白药及云南白药控股子公司任何职务,辞职原因均为“工作调整”。此外,云南白药另有多位高管在去年离任,包括原首席人力资源官余娟、原首席运营官尹品耀、原监事会主席游光辉等。今年1月,公司原首席创新官、高级副总裁、健康品事业部总裁秦皖民和原首席合规官、高级副总裁、云南省医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杨勇也相继离任。
在高管频繁变动的同时,云南白药已重返国资控股。去年8月,云南白药云南省国有股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国有股权管理公司”)第一大股东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并预计后续6个月内将继续增持5亿元至10亿元。截至今年2月5日,上述增持计划已实施完成。国有股权管理公司累积增持9.5亿元,持有云南白药26.2%股权。
本文全面呈现了云南白药在过去一年面临的多方面变动与挑战。业绩增速放缓、健康品事业群增速下滑、创新产品缺乏大单品、研发投入占比低等问题反映出公司在业务发展上的困境;告别“炒股”后转向理财的投资策略调整,以及高管层震荡和重返国资控股的股权结构变化,都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增添了不确定性。云南白药需要在业务创新、投资决策和管理团队稳定等方面做出努力,以实现破局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9443.html